閩南網2月6日訊 據臺灣災害應變中心昨晚最新消息,隨著何永生、黃一飛、王博維和余虹4名不幸遇難的大陸旅客身份得到確認,復興航空公司墜機事故已確認至少有22名大陸旅客不幸遇難。
截至昨晚9時,復興航空墜機事件已造成至少31人罹難,15人受傷送醫,另有12人失聯。44名大陸旅客家屬及工作人員昨已抵臺處理善后等相關事宜。
經過徹夜搜救,失事飛機的2臺發動機均已尋獲
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昨日應詢表示,據向民航局了解,臺灣有關方面已發出邀請,大陸民航主管部門將派員以民航“小兩會”身份赴臺,參與協助調查臺灣復興航空墜機事故。目前,民航方面正按既有溝通機制和聯系渠道與臺方聯系,抓緊辦理相關事宜。
馬曉光表示,依據兩岸民航事故調查業務主管部門達成的共識,雙方就涉及兩岸民用航空器事故和事故癥候調查,建立了聯系溝通機制,互相邀請參加涉及對方的重大空難事故調查。據報道,這是臺灣空難首次有大陸失事調查機構參與。
據悉,國家旅游局已成立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組。福建省臺辦也緊急啟動應急機制。
此外,臺灣方面已同意我省應急服務工作小組5名人員經綠色特批通道先行赴臺。工作小組由省臺辦副主任劉嘉水和省旅游局副局長陳奕輝帶隊,爭取于今天下午赴臺。
【搜救】
仍有多人失蹤
不放棄任何希望
經過徹夜搜救,失事飛機的機頭和部分機身被拖吊上岸,機身斷成數截,2臺發動機均已尋獲。正副機長廖建宗、劉自忠和機組人員洪炳衷的遺體被尋獲。
昨天下過大雨后,氣溫比起前天明顯降低,但現場人員仍不放棄任何希望。搜救人員加緊行動,焦急等候的家屬在基隆河畔呼喊親人的名字。昨日傍晚,中山大學的教授帶領學生,使用水下雷達進行探測,力求找出在水下的旅客。
臺灣飛航安全委員會表示,因有大陸乘客,已聯絡大陸事故調查機構參與墜機事件調查。另外,也已聯絡飛機制造國法國失事調查局及發動機制造國加拿大運輸安全委員會參與調查。
搜救中,一個機車直接開入水中,進入水中后,左右向外延伸,僅用4分鐘就變成了一塊浮橋。救援人員介紹,這個“變形金剛”叫M3浮門橋車,在公路上行駛時速最快76公里,水上行駛最快約14公里,是德國制造的全世界最先進浮橋。
昨日傍晚5時許,海都記者重返事故現場。一名救援人員拿著整捆保鮮膜幫助他赤裸上身的同事包裹身體。“多裹兩層,我馬上要下水。”記者上前詢問才知,原來這是水下救援的保溫方法。
昨天的基隆河邊,大風刮得人瑟瑟發抖,當天最高氣溫僅10℃。救援人員說,水下救援一般是在水下2~5米,比人體體表感覺到的溫度再低2℃~3℃,“一般在水下只能待20~30分鐘。”
【走訪】
機長駕機躲過油站
居民感謝救了臺北
海都記者在飛機失事地附近走訪發現,基隆河邊除密集的住宅區外,還有多座大型加油站,甚至離事發地只有幾百米處就有一座大型加油站。走訪過程中,不斷有居民說:“感謝失事機長救了臺北。”
據臺灣災害應變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復興航空班機墜毀在基隆河,機長在墜毀前奮力穩住飛機,迫降在河上,被臺灣各界視為“救了臺北”。雖然空難是悲劇,但不少住在內湖、南港區的居民都表示,還是要感謝駕駛人員。
據介紹,因為飛機是先擦撞到環東大道,如果是墜毀在環東,將沖擊臺北市的交通大動脈。另外,飛機墜落時和高壓電塔只差距50米,如果撞到電塔,恐怕大臺北地區一半的電力都會中斷。
【善后】
親屬赴臺不限人數
廈保險公司展開理賠
針對此次傷員家屬赴臺,廈門邊檢在高崎國際機場開辟專用通道,讓其快速通關。
昨日上午8點多,由廈門市旅游局副局長陳桂林帶隊的廈門市旅游局先遣工作組赴臺。出發前,已與海旅會臺北辦事處取得溝通,并協調臺灣方面,赴臺家屬不限人數。抵臺后,工作組一路去醫院慰問傷者,一路去機場接待來臺家屬。
此外,臺灣慈濟會廈門分會10余名志愿者均在高崎機場一路陪伴家屬,提供心理疏導。
廈門各相關保險公司都已啟動緊急預案,開展理賠,目前已有4位罹難者理賠結案。
廈門平安人壽發現機上人員中有8名客戶,其中兩人受傷,4人遇難,另有兩人失蹤。對遇難客戶,立即啟動綠色通道,進入快速理賠環節。昨日,4名罹難客戶理賠結案,預計賠付45.6萬元。
太平洋產險廈門分公司、新華人壽廈門分公司等,也都在積極溝通,展開保險理賠。(新華 省臺辦 海都駐臺記者 江方方 海都記者 張燕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