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臺北2月8日電 “我要表達憤怒與抗議!”“我們業者真的非常生氣!”“朝令夕改,對消費者和業者是很大的不公平!”……8日在此間的一場記者會上,多位臺灣旅游業界人士憤憤不平。
7日下午,臺當局旅游主管機構突然宣布,原定春節后開放臺灣民眾赴大陸團隊旅游規劃不再進行,業者即日起停止招攬赴大陸的旅行團,6月1日后不能再出團赴大陸。
“昨天,我們很多同仁下不了班。消費者看到消息后,紛紛打電話到旅行社詢問怎么辦。”臺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副理事長吳雁輝在記者會上表示,組團赴大陸旅游是臺灣旅行社的重要業務,預定6月出團的已收客七八成,7月8月出團的不少也已收訂金,受到的影響很大,損失難以估計。當局政策突變帶來嚴重問題,業者和消費者之間的糾紛必然大幅增加。
他說,旅游業好不容易挺過疫情,終于可以組團到世界各地,卻唯獨不得赴大陸,真是“貽笑國際”。當局這種“禁團令”的法律依據為何?為何個人赴大陸旅游可以,組團旅游卻不行?很多業者已向公會反映,如果得不到當局的合理解釋,將在5月20日臺灣地區新領導人就職當天上街抗議。
臺北市觀光協會理事長陳怡璇表示,臺灣近4000家旅游業者中,近九成直接或間接從事與大陸往來的業務。許多業者專營大陸市場,原計劃節后擴大部門、增加人員,因為當局一句話,多少人過完年就要失業?當局政策朝令夕改,根本是欺騙人民。
臺灣中華優質旅游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奇岳說,2019年臺灣民眾出境1700多萬人次,其中赴大陸約占三分之一,這五六百萬人次里團客、散客大概各半。當局不應為了自己的意識形態,犧牲消費者和業者的權益。希望當局不要“官逼民反”。
記者會上,中國國民黨籍民意代表王鴻薇表示,民進黨當局在選前承諾3月會解除赴大陸旅游的“禁團令”,選后不到1個月就“光速跳票”,言而無信,食言而肥。民進黨當局以所謂大陸沒有誠意為理由,但其政策真正懲罰的是臺灣旅游業者和消費者,這是公然欺騙老百姓,玩弄人民于股掌之間。
臺灣商業總會主席賴正鎰以新聞稿形式發表評論說,去年底臺灣各家旅行社就開始廣告宣傳、收攬團客。大家忙到年前,期待節后業績滿滿,沒想到放假前最后一個上班日卻傳來噩耗,一個行政命令讓旅游業界的美夢毀于一旦,大家措手不及。
他表示,兩岸旅游交流最繁榮時,曾為臺灣帶來龐大商機。疫情后,世界各地都開放,力促旅游業復蘇,唯獨臺灣卻在大搞意識形態,棄旅游業與人民權益于不顧。民進黨當局不設法與大陸相關單位交流,還宣布禁招赴大陸旅游團,害死業者。“陸客不能來臺灣,數十萬旅游業相關家庭已經很慘,現在又禁止團客去大陸,簡直雪上加霜。”
此外,臺灣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發表聲明,呼吁當局不要一再用政治干擾自由市場、犧牲旅游業和旅客權益,應盡速解決兩岸政治問題,讓兩岸旅游恢復正常。(記者陳鍵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