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召林只能把兒子帶到打工的餐館里
聘金該不該成為愛情的絆腳石?七年前,導報一個“面包與愛情”的話題,曾引發廣大讀者的思考與爭論。一晃七年過去,或許很多讀者還記憶猶新。如今的陳召林,究竟過得怎樣?近日,當年事件的主人公再次走進海峽導報社,向導報記者講述了他如今的境遇。回顧
導報報道引熱議有情人終成眷屬
《女友即將臨盆兩人卻無法登記結婚》、《“求求你們讓我們結婚吧”》……這是2010年5月至7月,導報對在廈打工的陳召林的遭遇進行的一系列報道,引發廣泛反響。2010年5月,陳召林20歲的女友毛如丹即將臨產,這本應是件開心的事,他卻一籌莫展。同樣在廈打工的女方父母并不樂意女兒嫁給這個“窮小子”,并扣留了她的身份證,怕她背著父母去登記。
得知女兒懷孕,女方父母向陳召林提出,給4萬元聘金才讓他們結婚,這對于當時在廈門打工月收入只有千把塊錢的他來說,是個天文數字。為了節省開支,小陳讓女友回到尤溪老家待產,焦急無奈之下只好四處籌錢,提出先付2萬元,剩下的分期支付。隨著兒子的出生,小陳和準岳父母的關系有所緩和,孩子一歲后,小兩口把孩子寄在尤溪親戚家,去了湖北打工,一年后把省吃儉用積攢的2萬多元給了女方父母。
變故
小夫妻爆發爭吵她卷款不告而別
然而好景不長,2012年4月25日,小丹在與小陳的一次激烈爭吵后,撇下家人不告而別,也帶走了他們向別人借來的3萬多元,不知所終。隨后,陳召林遠赴小丹的老家江西上饒千山縣尋找她,也沒有任何結果。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在小丹的QQ空間里發現蛛絲馬跡,便帶著孩子和老父親來廈門邊打工邊尋人,他找到一直在廈門打工的小丹父母和哥哥,但他們也不知小丹的去向。
而今
尋妻無果已絕望唯望兒子進學堂
“希望好心人可以幫幫我的孩子,讓他讀書。”“我是個苦命的人,4歲的時候媽媽去世了,我親眼看著媽媽喝下農藥。”近日,35歲的陳召林帶著孩子走進海峽導報社,向導報記者講述了他的境遇。他說,母親去世后,年幼的弟弟和妹妹也因為生活的困苦和疾病相繼離世,無助的父親終日以酒澆愁,2014年也離開人世。說到自己的身世,小陳紅了眼眶。“老婆跑了,現在所有親戚都瞧不起我,不認我們了。找到她是沒奢望了,只希望你們可以幫幫我的孩子!”他說,他現在在中山路附近一家小餐館打工,一個人帶著孩子艱難度日。“我一個月掙3000元,還要租房,一天要干十幾個小時的活,小孩只能放在店里。沒辦法,小孩到處亂跑,已經好幾次被警察送回來。”導報記者看到,孩子手上拿著一個陀螺在周圍跑來跑去,小陳指著孩子的陀螺說,“這是他昨天拿走我錢包里的一百塊錢去買的,今年快7歲了,跟著我漂泊,一天學都沒有上過。只希望能有好心人幫幫孩子,讓他讀書。”
親愛的讀者朋友,如果您愿意伸出援手,幫助陳召林的小孩走進校園,請撥打我們的新聞熱線968801。
導報見習記者林毅彬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