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交通部門管理信息中心主任王穆衡說,常有車輛闖黃燈、闖紅燈造成事故,智慧路口可在十字路或T字路口,透過偵測設施和短波雷達,并在側向路口裝設電子廣告牌,讓車輛在行駛到路口的前兩、三秒,就能提前閃爍號志或電子廣告牌顯示圖像,警示提醒側向路口有車,可能有潛在碰撞風險,以避免或降低直接撞上沖出路口車輛。
臺灣道路交通事故每年造成3000人死亡,其中18到24歲年輕人占400人。賀陳旦上任后目標降低到2500人及250人。但“立委”鄭寶清昨天(6日)在“立法院”質詢時說,臺灣路口死亡車禍多、駕駛也不禮讓行人,還常嚇壞旅客。
像去年高雄油罐車事故,一對母子騎車從慢車道直行,卻在漁港路、新生路口遭快車道油罐車右轉撞上,兒子當場死亡。臺灣《聯合報》日前“奪命號志”專題就點出,事故現場號志同時引導快車道右轉、慢車道直行,是導致車禍發生的主因,盡管現場已完成改善,但類似的危險路口仍存在全臺各地。
除此之外,路口車禍也常發生在號志轉換時,車輛沖出路口釀車禍,除了車與車的碰撞、還有車與人的碰撞。
賀陳旦答詢時說,長期改善須透過教育改變行車習慣,短期須先靠“執法”,并挑選重點地區、易肇事路段優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