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竹蓀干品每公斤比別人的高出40元以上,而且不賣給菇販,都是專業人員來收購。7月10日發出第二批500多公斤竹蓀干品,每公斤以300元銷往美國市場。” 將樂縣南口鎮南勝村種菇高手馮全民發展綠色竹蓀項目,種植無公害竹蓀產品走俏美國市場。
馮全民今年52歲。他17歲開始學做菌種種香菇,35年摸索成為當地食用菌菌種制作、種植能手。
將樂竹蓀是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竹蓀采收時,大批外地菇販上門收購,隨行情開價,菇農收益不高。
2021年底,經歷多年實踐,馮全民冷靜下來,決定改變竹蓀經營模式,走綠色發展之路。經朋友介紹,他與一位從事國際竹蓀生意的老板成交,按無公害的標準種植竹蓀,經檢測過關后,悉數賣到美國。
去年,馮全民嚴格按照協議進行種植,從菌種到制作、田間下種、采收,實行無公害全程管理。他種30畝竹蓀,每批采收都抽取樣品寄到美國,開展粗蛋白、水分和灰分等理化檢測,以及鉛、鎘、汞、砷等指標及農殘檢測,達到檢測要求,才能出口。去年檢測五批次產品均達到出口要求,1500多公斤干品全部銷往美國,收入比同行多6萬元。
嘗到甜頭,今年馮全民與他人合作,擴大面積,建立無公害竹蓀生產基地42畝,投資150多萬元,安裝6臺生物質熱風爐、保鮮及冷藏設備,建成了標準化智能烘烤生產線,采用網狀遮陰保濕和無害化生產管理,基地分期分批種植,5月中旬至今已完成三批鮮菇采摘,已上送兩批樣品抽檢均過關,1000多公斤竹蓀干品順利出口美國。
馮全民告訴記者,對方對他的竹蓀很滿意,接下來就免檢了,到一定數量就直接發貨,預計今年總收入達100多萬元。
2022年,馮全民被將樂縣聘為第四代“鄉土科技特派員”。今年他對接農戶19戶,涉及南口、白蓮、萬安、黃潭等鄉鎮,輻射面積170多畝,畝均收入2萬元以上。
(將樂記者站 張明華 通訊員 黎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