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在永安市小陶鎮五一村,不少游客在清澈的河面上,一邊體驗腳踏船的樂趣,一邊欣賞岸邊的怡人風光。
這個“五一”,五一村成了不少游客紛紛打卡的鄉村旅游“網紅村”。僅是5月1日當天,五一村就接待了游客近2萬人次。5月1日至5日期間,五一村共接待游客4萬多人次,游船、農家樂、商鋪等收入30多萬元。
“網紅”的背后,是小陶鎮立足五一村特色,立體式開發自然與人文資源,打造出的鄉村旅游新形象。
近年來,五一村結合美麗鄉村建設,不斷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風民風治理,一步步成長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國家森林鄉村、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三明市級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
去年以來,小陶鎮結合省級鄉村振興特色鎮建設,依托五一村的生態資源優勢,同時充分挖掘村莊的人文歷史、孝廉故事,不但修繕了鄉愁館、孝廉館,新建了廊橋、彩虹橋、疊泉壩、瓜果長廊、網紅墻等“網紅”打卡點,還引進了碰碰船、腳踏船等水上休閑娛樂項目,開辦了當地特色美食——小陶豆腐制作工藝體驗點。今年“五一”還舉辦了首屆甘乳巖溶洞音樂節,包括群眾喜歡的漢服、旗袍秀、漢劇等表演,讓游客走進五一村“有得看、有得玩、有得吃”。
“這里的風景很不錯,碰碰船也好玩。沒想到家鄉變化這么大,鄉村旅游這么火爆。”朱炳火是小陶鎮新寨村人,他和妻子、兒女從廈門返鄉過“五一”,還帶了不少廈門的朋友來五一村游玩體驗。
黨的十九大代表、八一片區黨委書記、五一村黨支部第一書記許光園介紹:“這些天,游客主要來自永安及周邊地區,還有不少廈門、福州、泉州、浙江、廣東等外地游客,五一村鄉村旅游很適合親子游、短線游、自駕游。”
鄉村游也帶火了農家樂。五一村村民許光宙辦起了農家樂,用柴火灶烹飪的特色農家菜,受到了游客的青睞。“平時周末到我這吃飯的游客一般一天有100多人,‘五一’這些天每天少則兩三百人,多則400多人,跟往年‘五一’相比,人數也多了不少。”許光宙說,今年“五一”,他的農家樂平均每天收入1萬元左右,他同時經營的民宿每天也帶來了2000多元收入。
五一村人氣越來越旺,本村及周邊村的村民通過經營農特產品、特色小吃、蔬菜采摘等,增加了收入,吃上了旅游飯。
小陶豆腐美味又耐煮,名聲在外。就在“五一”前,新寨村村民朱光彬在新寨村和五一村交界處,開了一家豆腐坊,不僅售賣豆漿、豆腐、豆花等小吃,還添置了6個石磨,游客可以現場體驗豆漿、豆腐制作工藝。“‘五一’期間,豆腐坊生意很不錯,平均每天收入2000多元。”朱光彬說,鄉村旅游火了之后,就連自家的豆子都變得很好賣。
五一、八一、新寨、寨中等11個村都屬于大陶洋片區,原來的圩日是新歷逢一、逢六。如今,當地把圩日改成了每周六,方便了周末來訪的游客感受農村集市的熱鬧,進一步積聚了人氣。(三明日報永安記者站 陳莉莉 通訊員 黃光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