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雞蛋,假味精、假奶粉……這些禍害百姓的假食品你可能都聽過,但你聽說過假大米嗎?近日,在汕頭市面就出現了用紙制成的假大米,已有消費者不知不覺吃了半年多,直到近日才發現。
今年年初,家住老市區的蔡女士從早市一賣茶葉攤販處購買了一袋大米,攤主聲稱老家的親戚在鄉下種田,從土壤、水源到肥料都完全不用農藥,種植的大米非常環保。平時注重飲食健康的蔡女士馬上心動了,洞悉蔡女士心思的攤主隨即表示,以后可以托親戚帶一些大米來賣給她。就這樣,從那時候開始,蔡女士多次從該攤販手中購買大米,每次購買20斤,并一直食用至今,直到近日,才發現大米有問題。
“當時我們一家人在吃飯,飯和平常一樣也沒什么差別,但吃了一半,突然咬到一粒特別硬的米。”蔡女士告訴記者,她立即從口中取出著“米”,仔細觀察才發現,這粒特別硬的“米”的形狀為兩頭非常平整的圓錐形狀,與平時普通的橢圓形的米粒決然不同。蔡女士隨即從廚房搬出米桶,從剩下的大米中又挑出數十粒“偽裝”過的“米”。一家人圍在一起仔細觀察,發現這些“米”都長有白色的細毛,兩端還有螺紋,圓柱體部分還帶著一小片切得非常整齊的紙片。他們將紙片拆拉開,“米”竟然變成一張小紙條!蔡女士一家頓時嚇呆了,原來這些“米”是用小紙條卷成的。由于流動攤販流動性強,購買時又沒有索要到任何票據,蔡女士只能自認倒霉。
工商部門提醒市民,購買袋裝大米最好到大超市或正規糧油店;購買時一定要索取發票,這是維護消費服務權益的有效憑據。如果購買的袋裝大米出現質量問題,市民可致電12345服務熱線向有關部門舉報。(記者 林蓁 袁笙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