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21日)上午,北京市交通委與京港地鐵在4號線馬家堡車輛段舉辦乘客開放日活動,記者了解到,未來京港地鐵4號線將通過升級信號系統,進一步增加早晚高峰臨客數量、縮短發車間隔,方便乘客出行。
地鐵4號線、14號線將覆蓋5G信號
今年是京港地鐵首線(4號線)開通10周年。在乘客開放日活動上,針對地鐵4號線大客流問題,京港地鐵總經理邵信明介紹,目前地鐵4號線最小發車間隔已經臨近極限,但還在研究升級信號系統,看是否有辦法用新技術進一步縮短發車間隔,提高乘客乘車舒適度。
同時,京港地鐵也正在研究擁擠度查詢系統,方便乘客查詢各個車站不同車廂的擁擠度。
今年,京港地鐵還將在16號線實現5G信號全覆蓋的基礎上,陸續啟動所轄線路4號線、14號線的5G信號覆蓋工作,并啟動4號線西直門站空調系統改造工作。
推出小程序 可咨詢相關問題、查詢失物
今天,京港地鐵推出小程序,升級官網及微信,為乘客提供更加優質、全面的服務平臺。
在全新的小程序及升級的官網、微信中,乘客可以進行全路網線路查詢及京港地鐵所轄車站站內設備、設施查詢;同時,京港地鐵失物管理系統也接入小程序、官網及微信,乘客可以通過關鍵字自主查詢京港地鐵所轄線路中的失物。
此外,在京港地鐵升級版微信中,乘客可以在“常見問題”列表中,查詢“無法正常進出站怎么辦”、“怎樣換取發票”等常見問題,也可以通過“我要找客服”按鈕,一鍵接通京港地鐵服務熱線。
活動中,京港地鐵正式發布了全新卡通形象“出行小管家阿捷”。它頭戴智能眼鏡、佩戴智能肩環、警戒腰帶和智能護臂,寓意京港地鐵將立足行業、面向未來,為乘客提供智能化、人性化的地鐵出行及生活服務。
乘客代表通過AR技術了解車輛檢修工作
在今天的乘客開放日活動中,乘客代表參觀了4號線馬家堡車輛段,借助AR技術,了解京港地鐵全壽命周期管理理念,以及列車、車門、空調、轉向架等部件及其維修策略。
地鐵列車的部分關鍵零部件,經3D建模后可360度觀看,同時配以詳盡的數據解釋說明,通過增強現實的體驗,讓乘客身臨其境地了解列車維修的工作。
10年間,4條線路共安全運送乘客49.7億人次
2009年9月28日,京港地鐵4號線正式開通。10年間,京港地鐵作為國內首個實踐PPP模式的軌道交通運營企業,所轄4號線及大興線、14號線、16號線共計17次縮短發車間隔,累計運送乘客達49.7億人次,列車安全運營總里程達7.3億車公里。
同時,京港地鐵還開展列車多功能區改造、動物園站外雨棚改造、車站衛生間改造、安裝防夾擋板等各類工程改造1000余項,安檢查出違禁品超過77.7萬件,為乘客提供了安全、可靠、舒適、便捷的生活服務。
新京報記者 裴劍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