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亞慶:持續發力治理國產奶粉、校園食品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局長肖亞慶亮相食安周,此前調研表示要將傳統監管和現代科技手段相結合提高監管效能
“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依法嚴懲重處違法行為……”6月18日,2019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正式啟動,國務院食品安全辦主任、市場監管總局局長肖亞慶現身宣傳周主場活動并發言,這是他上任以來首次亮相食安周。
依法嚴懲重處違法行為
肖亞慶在食安宣傳周發言中表示,通過宣傳周活動,強監管、守底線、防風險、保安全,加強監管執法,下大力氣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食品安全問題;強化風險監測和監督抽檢,防范化解各類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把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作為食品安全工作新的起點,努力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他指出,市場監管部門要按照“四個最嚴”要求,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在現場檢查、監督抽檢、執法辦案等各項工作中嚴懲重處違法行為。建立全國統一的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信用檔案,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讓違法失信者寸步難行。
同時,落實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引導生產企業牢固樹立第一責任人意識,督促生產企業建立追溯體系,確保產品來源可靠,去向可追,風險可控。強化“雙隨機”抽查和飛行檢查,嚴格落實“處罰到人”要求,督促企業樹立尚德守法意識,用良心做食品。
肖亞慶還表示,要加大“餐桌污染”治理力度,在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校園食品安全、保健食品專項整治、餐飲質量安全提升等多個方面持續發力,加快建設食品放心工程,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身邊的食品安全。
食安周9年宣傳覆蓋13億人次
從2011年開始,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已經走過9個年頭,成為我國食品安全領域規格最高、涉及面最廣的主題宣傳活動,累計覆蓋13多億人次。今年食品安全宣傳周旨在深化尚德守法意識,凝聚德治法治共識,共建共享食品安全美好生活。
這是肖亞慶以市場監管總局局長的新身份迎來的首個食品安全宣傳周。根據市場監管總局官網顯示,履新后的肖亞慶行程密集,早已先后前往多地、多個單位和食品企業調研走訪。
從大型乳制品生產企業,到蔬菜批發市場、酒店后廚,從食品審評中心到基層市場監管所,肖亞慶的足跡遍布南北。“一品一碼”追溯體系、食品安全“云網”、網絡“明廚亮灶”……如何將傳統監管手段和運用現代科技手段相結合,提高監管效能,也成為肖亞慶調研的主題之一。
就在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前一天的6月17日,肖亞慶前往市場監管總局食品審評中心(國家中藥品種保護評審委員會)調研。
調研期間,肖亞慶走進食品審評中心的食品許可指導處、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處、保健食品一處等處室,了解食品安全生產規范體系檢查、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審評、保健食品注冊審評等情況。
在審評中心,肖亞慶強調,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對于食品安全問題,既要強化“放管服”改革,又要加強監管,加強源頭治理,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改進監管方式,將傳統監管手段和運用現代科技手段相結合,提高監管效能。
食品安全“云網”建設重點調研
在此之前,肖亞慶剛剛結束為期4天的福建省調研。6月13日至16日,肖亞慶在福州市、廈門市、泉州市調研,走進蔬菜批發市場、超市物流倉儲中心、酒店后廚、食品企業生產車間、基層市場監管所,了解食品安全“一品一碼”追溯系統建設、食品安全“云網”建設、網絡“明廚亮灶”建設、餐飲服務操作規范落實、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落實、追溯體系建設和市場監管等情況。
更早一些的5月30日,肖亞慶到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北京企業調研,了解食品生產和質量安全保障情況。他聽取全產業鏈食品安全管控介紹,參觀了乳品生產線,詳細了解牛奶原料、生乳來源地、奶牛飼料等情況。并強調要加強全產業鏈質量安全控制,落實生產者主體責任。
新京報記者 許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