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批量起訴江西境內“清華幼兒園” 園方稱可“各美其美”
中新網南昌5月9日電 中新網記者從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主辦的庭審公開網獲悉,清華大學起訴江西多個“清華幼兒園”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日前陸續開庭。位于江西省石城縣琴江鎮恒豐路的“清華幼兒園”在庭審答辯中表示,雙方沒有任何關聯,可以“各美其美”。
清華大學于1998年獲得“清華”注冊商標專用權
中新網記者注意到,清華大學的民事起訴狀顯示,其前身系1911年創建的清華學堂,經國家商標局核準,原告于1998年11月21日取得第1225974號“清華”注冊商標專用權,于2009年1月28日取得第4724561號“清華大學”注冊商標專用權,使用范圍均為第41類“學校(教育)、培訓”等服務。
2006年10月16日,國家商標局將“清華大學(清華)”認定為馳名商標。2006年12月6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在第1481號民事判決書認定“清華”為馳名商標。
原告清華大學訴請法院判令被告江西省石城縣“清華幼兒園”立即停止侵權行為、登報道歉一個月、賠償經濟損失及相關費用50萬元。
石城縣“清華幼兒園”:雙方可以“各美其美”
5月8日,贛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清華大學訴石城縣清華幼兒園“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中新網記者5月9日通過被告石城縣“清華幼兒園”委托的江西法報律師事務所獲得了該案庭審的民事答辯狀。
答辯狀稱,江西省石城縣“清華幼兒園”成立于1998年,同年8月開始招生、9月1日正式開學,早于清華大學的“清華”商標注冊,享有“清華”兩字在先使用權。
被告方認為,“清華”一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在《晉書·左貴嬪傳》就有“辭對清華”的表達。“清華”兩字是我們中國民族文化傳承的一部分,而且“清華”兩字在中華大地上極為廣泛的被使用,如婺源縣的清華鎮、石城縣的清華大道等等。
石城縣“清華幼兒園”認為,“清華”為園名,與清華大學沒有任何關聯、“石城縣有條大道叫清華大道,與清華大學以清華園為名一樣,你可以以地命名,我可以有我的歷史,各美其美,不會產生任何公眾混淆和誤認。”
園方在庭審中表示,原告沒有任何證據證明,石城縣居民會將清華幼兒園與遠在2000公里以外清華大學有任何關聯。“我們對125名學生家長進行調查,沒有一個家長提及了與清華大學的聯系。”
清華大學等國內高校曾多次就校名商標權維權
公開報道顯示,圍繞著高校校名產生的商標權屬及不正當競爭糾紛近年來屢見報端,包括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廈門大學等國內知名學府,均曾就商標權發起訴訟,結果互有勝負。
有法學專家評價,清華大學較真“批量”起訴,通過司法途徑救濟維權,對于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強化公眾法治意識,是一件不無裨益的事情。(記者 王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