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父女少白頭,自制何首烏藥酒,結果喝出肝損傷
出國游買的保健品內含激素,損肝還致血壓、血糖升高
服用保健品,小心肝臟報警
本報記者 何麗娜 本報通訊員 于偉 沈文禮
過年送保健品仍是一大風尚。阿膠、青汁、護眼丸、魚油、甘草片、膠原蛋白……近日,在一檔記錄明星日常生活的節目中,大家熟悉的節目主持人吳昕竟成了一位“養生達人”,一天要吃近十種保健品。可當她去看中醫時,醫生仍發現她的健康問題不少,并警告她大量吃保健品小心肝損。
“因亂吃保健品導致不同程度肝損的患者在逐年遞增,過去一年,我們此類問題接診已達到上百例。”杭州市西溪醫院重癥肝病科主任傅曉晴告訴錢江晚報記者。浙江省中醫院肝膽外科主任李寧對此也頗有同感。
面對花樣百出的保健品大眾應如何抉擇?兩位專家給出了一些健康建議。
家族遺傳“少白頭”
父女倆藥酒喝成“小黃人”
59歲的老沈(化名)和33歲的小沈(化名)是一對父女,現在他們又多了一層關系——病友。
事情得從父女倆這一頭惱人的白頭發開始,因為家族遺傳,兩人都在20歲出頭時開始長白頭發。過了30歲以后,白發已十分明顯,父女倆不得不頻繁去染發。
半年前,老沈聽說何首烏有黑發的功效,便托人去鄉下尋來一株新鮮的何首烏,自己動手制作成藥酒,專供父女倆享用。老沈自己每天喝三四兩,女兒則喝二三兩,父女倆都滿心期待著新長出來的是一頭黑發。
然而,大概喝了近三個月時,老沈莫名出現全身皮膚發黃并瘙癢。“一聽癥狀,我們起初高度懷疑是消化系統腫瘤,但查了腫瘤指標、生化、血常規等,發現黃疸是正常值上限的8倍,轉氨酶有輕微升高,再追問病史,他說最近沒有特殊的服藥史,但有30多年的飲酒史,又讓我們懷疑是酒精性肝病。”李寧主任說,所幸對癥治療一個多月后,老沈逐漸好轉并出院。
就在離開醫院前,老沈才跟醫生說起自己之前一直在喝何首烏泡的藥酒。要知道,何首烏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得經過特殊炮制后才能作為傳統中藥使用,臨床上因服用未經炮制何首烏致肝損的病例每年都有發生。更糟糕的是,李寧主任再次與他詳聊后,老沈說女兒跟他一樣在喝,且他生病后女兒還在繼續喝,為什么她就沒事呢?
或許是小沈還年輕身體底子好,又或許是小沈喝的量比老爸少,但即使李寧主任已建議她停喝,最終還是沒能逃脫肝損傷。就在老沈出院后沒幾天,小沈也因全身皮膚發黃及瘙癢住進省中醫院肝病科,同樣治療了一個來月才康復。
醫治關節痛
中年男子吃泰國“神藥”
出國旅游時買點當地的藥或保健品回來,已然成了一種新現象。然而,這些東西可不能隨便亂吃,杭州的宋先生(化名)就因吃了泰國買的“神藥”住進了醫院。
宋先生55歲,關節痛、痛風等毛病纏身。不久前,他和幾對同學夫妻組團去泰國旅游,玩的過程中,當地導游給他推薦了一款那兒的“神藥”,據說對解決關節痛的問題有奇效,且是非處方藥,購買很方便。于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宋先生買了一瓶,他的幾個同學也都買了。
回來后沒幾天,可能是因為玩得太累,宋先生關節痛的老毛病又發作了,照例吃了止痛藥無效后,他想起那瓶泰國“神藥”,打開先吃了一顆,觀察了半天感覺有點作用,接著就持續吃。沒想到,半個月后,關節是不痛了,但整個人皮膚發黃,上杭州市西溪醫院一查,說是急性黃疸肝炎,當即被要求住進重癥肝病科。
在治療期間,傅曉晴主任詳細了解了宋先生的病史,得知他那段時間吃了泰國“神藥”,便對此藥的成分做了一番了解。“這藥里含有激素類成分地塞米松,應該是這東西起到了止痛的作用,但持續服用可能會帶來血壓、血糖升高等副作用,里面還有幾種不知名的泰國藥,考慮是這些藥物聯合作用,結果導致了急性肝損傷。”傅曉晴主任說。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養生保健落到每日飲食起居中
類似的臨床病例,兩位主任真是舉不勝舉。一位孝順的女兒在網上看到一款美容保健品,說是吃了可以延緩衰老,便買來給媽媽吃,結果媽媽吃了一兩個月后,總覺得渾身乏力,體檢才發現是肝出了問題。醫生給她做了肝穿刺活檢,才知“元兇”是何首烏。再追根溯源,原來是那款美容保健品里含有何首烏成分。
現在大家的生活條件好了,都希望能身體健康,且容顏顯得更年輕一點,那么,吃保健品真有幫助嗎?兩位專家的觀點一致:不推薦。
或許有人覺得吃了所謂的保健品后有用,那可能是心理暗示作用,也可能是含有藥物成分,而后者的危害更大,往往易導致不同程度的肝臟損傷,只是因每人的體質不同,對毒副作用的耐受程度不同,因此在出現癥狀時間及程度上都有差異。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兩位專家表示,養生保健也需落實在每日的飲食起居中。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睡眠;飲食清淡,營養均衡;適量運動,親近自然。而非天天過著熬夜、吃外賣、久坐等不健康的生活,卻想通過吃保健品來實現健康,事實證明,這樣的“捷徑”走不通。
馬上就要過年了,如果你原先是計劃送親朋好友保健品的話,不如換個方向,拎個時鮮果籃,也可以買個小型按摩器或運動器械等更能為他們的健康加分。
當然,要是非送保健品不可的話,最好先了解對方的身體狀況,并咨詢專科醫生把關,以免吃不對路適得其反。另外,出國旅游過年的人現在也越來越多,兩位專家也建議大家玩的時候少買所謂的“神藥”或是保健品,一來成分不明,二來其推薦的服用劑量不一定適合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