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日)是第十一個“世界提高自閉癥意識日”。
自閉癥又稱孤獨癥,是一種因神經系統失調影響到大腦功能而導致的終身發展障礙,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兒童精神疾病第一位,成為嚴重影響兒童健康的全球公共衛生問題。為提高公眾對自閉癥的認識,特別是認識到早期診斷干預的重要性,2007年底聯合國作出決議,將每年4月2日定為“世界提高自閉癥意識日”。
自閉癥的主要特征是漠視情感、拒絕交流、語言發育遲滯、行為重復刻板以及活動興趣范圍顯著局限。所以,人們習慣將自閉癥患者稱作“星星的孩子”,他們生活在自己的世界,獨自閃爍。
隨著越來越多“星星的孩子”長大成人,患有自閉癥的青年如何回歸社會成為各界關注的問題。
近日,來自全國的11家愛心機構和單位聯合發起關愛行動“星藝聯盟”,通過提供工作崗位等方式,幫助自閉癥青年用繪畫等才藝直接或間接地參與社會工作。
對自幼患有自閉癥的康睿來說,今天是一個重要的日子。他和北京外研書店簽訂了勞動試用合同,他的工作是為書店畫海報。
“星藝聯盟”成員單位負責人 張延苓:這些孩子是有一技之長,通過特殊學校的培訓,他們會繪畫、藝術、體育,他們在這些方面表現出了他們的才能,所以他們是有價值的人。只是我們沒有這樣的一個平臺,讓他們發揮出自己的價值。
康睿的媽媽:像他們這樣自閉癥的孩子馬上要面臨畢業,非常需要我們社會給他們一個平臺。
據統計,我國有超過1000萬的自閉癥人群,其中被稱為“星星的孩子”的自閉癥兒童約200萬。由于這些孩子的特殊性,很多人離開學校后便無處可去,對自閉癥孩子的家庭生活影響甚大。與特長有關的工作機會有助于增加他們對生活的信心,讓公眾看到他們的價值,幫助這一社會問題探索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