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他的反扒事跡
為取證六七年用壞3臺攝像機
“上世紀80年代,有時一個月能抓住一二十個,平均兩三天抓一個,一年能抓100多個賊。”張斌說。
進入2000年后,張斌發現很多被抓的盜竊嫌犯,放出去不久又犯案了。從那時起,他就在筆記本和電腦上建了一個資料庫。
2011年初,他自費買了臺攝像機,用來取證。“攝像機幫了我不少忙。”張斌說,有些時候,扒手明明出手也得手了,但就在抓獲后他把東西一仍,死活就不認了。“現在講究證據,沒證據只得干瞪眼。”于是他就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先遠遠地將小偷作案的過程拍下來,然后再去抓,這樣人贓俱獲,小偷們就是想抵賴也不行了。
張斌介紹,有一次,他發現一名中年女子緊跟一個姑娘后,就拿著攝像機悄悄地跟著她,當她行竊時把整個過程拍上了。“她偷了人家800塊錢,抓住了她后她無話可說。”
“很多小偷都知道我有個攝像機,看到我比看到警察還害怕。”張斌說,六七年來,由于攝像機的使用頻率太高,已經用壞了3臺機器,目前他手里的攝像機剛買了幾個月。
他也開始記錄經手抓獲的嫌犯信息、特征及作案手段。按照張斌的說法,這些反扒記錄和圖片,是他做好反扒工作的法寶。在張斌家的文件夾里有幾百張照片,照片中的“主人公”都是栽在他手里的,有小偷也有吸販毒人員,這些照片是他在追蹤嫌犯過程中拍攝的。
沒事時,他常把筆記本和照片拿來研究。嫌犯的體貌特征都仿佛印在他腦子里,也正因此,每次有人作案,總逃不脫他的眼睛。“干了30多年,寶雞的大多數小偷我都認識,打過交道,連他們家都知道,所以他們特別害怕我,一看見我轉身就跑,手都不敢伸一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