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竊古墓葬呈專業化團伙化趨勢
在陜西眾多的文物古跡中,古遺址、古墓葬超過3.79萬處,其中,帝王陵墓就有79座,由于古遺址、古墓葬大都地處野外,因此,這些地方很容易被犯罪分子所侵害。
陜西省公安廳刑偵局局長 吳仲飛:文物犯罪在陜西表現的也非常突出,盜掘古墓葬、盜竊文物、非法倒賣文物的案件時有發生。盜竊古墓葬這一塊,一般都是職業化、專業化、團伙化甚至家族式的,師傅帶徒弟,父傳子。
經過公安機關持續不懈地打擊,雖然陜西省涉文物犯罪已由2012年前的年發案700多起,下降到近年的百余起,但是,文物犯罪有組織、專業化、跨區域機動的特點和暴力抗法的趨勢仍十分明顯。
公安部:文物犯罪案多發 年發案超兩千起
公安部刑偵局負責人介紹,由于受文物價格持續走高等因素的影響,在全國,近年文物犯罪案件呈高發和多發的趨勢,年發案數在2000起以上。
公安部刑偵局副局長 陳士渠:很多犯罪分子把盜墓的目標由原來的低級別文物,現在直指國家重點文物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的甚至盜掘帝王將相,皇子公主的陵墓,來盜取其中的文物。有的犯罪分子利用軍用望遠鏡、微光夜視儀、金屬探測器等高科技設備,來實施盜掘文物犯罪,出現了探、掘、盜、運、銷一條龍的犯罪網絡。
專項行動 全鏈條打擊文物犯罪
為加大對文物犯罪的打擊力度,今年6月,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打擊文物犯罪的專項行動,掛牌督辦了一批重點案件,并對10名重大文物犯罪逃犯發布了A級通緝令,目前已落網過半。
公安部刑偵局副局長 陳士渠:公安機關對文物犯罪的團伙要實施全鏈條的打擊,要抓獲這些出資組織盜墓的,具體實施勘探和盜掘的,以及運輸銷售的,都要一網打盡。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