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震后的“樹正寨” 救援者坐著景區擺渡車趕來
九寨溝景區里,樹正寨的位置讓人羨慕,交通、人流,哪樣都不缺,但8月8日的一場地震改變了這一切。有人查詢了震中的經緯度位置后驚呼,“震中就在樹正寨的背后。”因此在地震后,通往樹正寨的道路阻斷,不少游客和村民被困其中。
地震兩天之后,去往樹正寨的通路終于打通。送走了驚魂未定的游客,村民們卻還有著自己的疑問。精心修建的民族建筑已經開裂,曾經讓游客稱道的連綿池水不再清澈,村民們不知道,這個曾帶來財富和希望的故鄉,何時能夠恢復原貌。
位置極佳的樹正寨曾讓很多人羨慕
樹正寨在九寨溝的地理位置曾讓很多人羨慕,此地距離景區10公里左右,正好是擺渡車中轉游客的位置,總會有大批的人流聚集到這里。
村民仁真家的那座藏式小樓位置更佳,是寨子里最靠外的一排。小樓雖然已經有快三十年的歷史,但在仁真家的精心維護翻新下,仍然不失風采。小樓的外墻上手工畫著牦牛,寓意著吉祥。二樓和三樓是仁真一家十多口人的住處,一樓則買些民族特色的紀念品。
每年的8月初,正是仁真家生意最好的時候。早上4點就已經有人排隊,第一波游客不到8點就出現在了自家門口。
可突如其來的一場地震,讓這一切的景象都化為烏有。8月8日晚9時許,大地開始搖晃,當時仁真出了景區和他人在外吃飯,家里只有女人和孩子。大地搖晃之后,仁真順著山路往回趕,聽見有石頭落下來,他緊挪步子,結果撞傷了腳。就這樣,他一瘸一拐地繼續跑向樹正寨的方向。
午夜12點,仁真跑回了寨里,所幸家人都沒什么大礙。全寨人都跑到了公路旁的空地上,仁真的家人抱出了本來用于過冬的柴火,在空地上燃起了篝火。除了他們一家人,還有四五名被困的游客也圍坐在一起,“大家都不太想說話。”仁真曾努力想擺擺“龍門陣”,但眾人都沒什么應聲的興致,也沒人敢閉眼睡覺。
地震之后余震不斷,大地晃動過后就是石塊滾落的聲音。樹正寨三面環山,滾落的石塊帶起了煙塵,形成了一圈“霧氣”,人們想看清周圍在發生著什么,但“霧氣”越來越濃。
“撿回條命來,比什么都重要”
在路旁的一片空地上,是幾十頂剛剛支起的救災帳篷。仁真家的那頂正好支在了自家的菜地上,而他在街對面的那棟三層藏式民宅墻體已開裂,有的房間天花板漏了大洞,已經沒人再敢在里面過夜。
地震過后,仁真除了從屋里搶出來床單被褥外,還有那些平日向游客出售的礦泉水和自熱盒飯。看到有熟人經過,仁真順手遞過一個盒飯,那些成堆的商品在他眼里已經不再那么重要,“撿回條命來,比什么都重要。”
與此同時,寨外的人也在關心著這個寨子的人和事。多年經營下來,見識了南來北往的游客,仁真很容易就能分辨出各地的口音。地震之后,他接到了昔日接待過的游客打來的慰問電話,最遠的來自新疆。
地震第二天,被困的游客們得到了疏散,之后樹正寨的老者和孩子也被接到了景區外。
也有村民選擇留下,守著寨子。
景區擺渡車上 坐的不是游客而是救援力量
8月10日10點,九寨溝景區內的盤山路上,一輛景區擺渡中巴車開了過去,但上面坐的不是游客,而是亟待進入震區的救援力量。
寨子也已不是原來的景象。樹正寨前原本立著代表景區九個寨子的九座白塔,如今已經倒了三座。8月10日下午,又一波余震襲來,坐在帳篷里的仁真有些無奈,“平時這個時間,該是我最忙的時候。”(本版文/本報記者劉汨鄭林黃筱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