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5G用戶普及率70%,千兆寬帶接入用戶占比超過32%;推動一碼就醫、預約掛號、互聯網醫院等便民服務;大力發展數字文旅產品,增強新體驗、樂享新服務……近日,市政府辦公室印發《莆田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堅持“適度超前、按需部署、有序推進、建用并重”原則,構建高層次高水平新型基礎設施體系,為加快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市提供強有力支撐。
《行動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到2025年,莆田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支撐引領作用進一步凸顯,基本形成泛在智能、集約高效、先進適用、安全可靠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超過30個,實現100%鄉鎮地區和重點行政村千兆光纖網絡覆蓋,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能力大幅提升,打造4個工業互聯網優勢平臺,力爭建設1個國家實驗室(基地)、建設一批國家級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和產業創新發展。
《行動方案》從三大方面部署了25項重點任務。其中,加速布局信息基礎設施方面,包括加快高質量5G網絡建設,適度超前部署千兆光網,優化數字政府云網一體支撐體系,加快北斗應用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部署物聯感知網絡,加快工業互聯網網絡建設,統籌優化布局算力網絡,加快新技術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大數據平臺建設,加快空中視頻走廊建設,全面筑牢安全防線。全面發展融合基礎設施方面,結合“全市一張圖、全域數字化”部署,重點實施智慧農業、數字服務業、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水利、智慧海洋、智慧生態環境、數字鄉村、新型智慧城市、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數字文化等工程。適度超前部署創新基礎設施方面,包括培育國家級創新平臺,建設產業公共服務平臺。
《行動方案》還明確了保障措施和重點指標分年度工作目標。
據悉,新型基礎設施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方面基礎性、公共性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全媒體記者 朱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