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娃誰來帶?”“孩子和工作如何平衡?”如今“帶娃難”成了當前很多家庭不敢生、不愿生的一個重要因素。“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是保障民生繞不過的一道難題。
普惠托育服務作為二孩、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支持措施,可以減輕嬰幼兒家庭的育兒壓力、緩解嬰幼兒無人照料問題、解決隔代照料困境。近年來,莆田市加快建設普惠托育服務體系,紓解家庭“帶娃難”,托舉孩子們的幸福童年。
“家里沒人帶娃,我考察了市區多家托育機構,最終選擇了這兒。”市民郭女士是一位即將在10月結束產假、回歸職場的寶媽,實地考察后,她將寶寶放在城廂區萬達廣場附近的艾幼爾托育中心,她坦言,市區多家托育機構均服務專業、價格公道,她選擇的這家離家最近。“其實,不管哪一家,都是令人安心的選擇。”這是郭女士花了半個多月考察得出的結論。
2020年起,莆田市充分發揮政府預算內投資引導和財政資金支持帶動作用,激發社會力量參與托育服務建設積極性、主動性,有力推進普惠托育服務工作。
當年,莆田市率先在荔城區、城廂區建設荔城區博朗教育托育中心、城廂區艾幼爾托育中心2家省級托育服務試點單位,提供240個普惠性托位,并參照省級普惠托位補助標準給予支持。此舉激發了社會力量投資意愿,也為全市托育機構建設起到示范帶動作用。3年來,在政府給予的政策、資金和職業培訓等方面的扶持下,普惠托育機構在硬件設施、師資力量、課程設置、專業質量等方面不斷提升,為越來越多的家庭提供了方便、平價、優質的托育服務。
艾幼爾托育中心投資人張雄表示,普惠性托育園兼具服務屬性和教育屬性,更具有社會屬性。他呼吁政府以及社會力量持續不斷加大投入,培養出更多的托育管理人才,不斷滿足托育事業發展需要。
艾幼爾托育中心教學園長陳秀萍表示,孩子早期教育的1000天對他的人生影響非常大,習慣的養成將伴隨著孩子的一生,啟蒙老師任重而道遠。
二孩家長張少華夫婦是雙職工家庭,家里老人年老體弱,他們嘗試過很多方法,先后請過保姆、自家親戚前來照顧孩子,結果都差強人意。孩子送進托育機構后,老師不僅照顧好他的生活起居,還教授英文歌曲和舞蹈。看著孩子陽光、自信,健康成長,張少華夫婦深感將幼兒送進專業托育機構的選擇,是多么正確。
市衛健委二級調研員李三泮介紹,從2020年起,莆田市在中職學校開設保育員專業,推進了3所職校學前教育專業轉設幼兒保育專業,每年招收近600人。將育嬰員、保育員納入莆田市2021—2022年急需緊缺職業(工種)目錄,按30%提高育嬰員、保育員等緊缺工種職業培訓補貼標準。
他說,普惠托育這項工作,主要是由國家政府對托育園進行一定的經濟補助,從而降低普惠托育園的運營成本,推動托育質量的提升。這項工作主要的目的就是有效激發社會資源辦園,參與普惠托育園的建設,提高社會影響力。
經過3年多的積極推進,目前,莆田市已備案托育機構36家,其中普惠性托育機構33家,普惠性托位3185個,分布于仙游、荔城、城廂、涵江等各縣區。同時,今年正在建設17家普惠性托育機構,力爭實現2025年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上嬰幼兒托位數達到4.5個的目標。
李三泮表示,下一步,莆田市將加大普惠托育宣傳力度,讓更多的群眾知曉政策;將加快培養高素質的普惠托育人才,計劃在高校或職業院校開展合作辦班,提升莆田托育人才儲備;尤其將加大普惠支持力度,鼓勵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此項工作運營,多措推動普惠托育工作高質量發展,破解托育難、托育貴現象,降低家庭養育負擔,讓百姓安心托幼、放心托教,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全媒體記者劉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