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惠英大姐,5分鐘包了20個粽子,獲得特等獎
閩南網6月10日訊 “太快了,十幾秒就能包一個。”昨天,海峽都市報閩南版報社聯合市區4個社區舉行的包粽送困難厝邊活動,在各處火熱進行。包粽能手在比賽中大展身手,令厝邊們看得目瞪口呆,贊嘆不已。
一天下來,4個社區總共給近80戶困難家庭送出800個粽子。收到香噴噴的粽子,很多厝邊都高興得笑不攏嘴。他們都說,本網和社區舉辦的包粽活動很有意思,真正讓他們感受到節日的溫暖。
阿婆填詞慶端午 社區包粽送溫暖
時間:上午8點
地點:豐澤街道東淮社區
“著新裳,迎端陽,相聚社區包粽忙,爭先笑滿堂。粽飄香,翁嫗歡,敬老惜貧情意長,清茶奉一觴。”昨天上午,東淮社區居委會的包粽活動,讓熱愛詩詞的盧錦娟阿婆詩興大發,特地寫了《長相思·端午節》來助興。
社區聯防隊員老葉的妻子謝麗喜包得又快又好,老葉得意地夸說:“我老婆很會綁粽子,平時在家想吃粽子的時候她就會做,村里有人需要也會請她幫忙。”
64歲的李美玉阿婆也包得很快,她前天才包了40斤粽子送給親友鄰居,昨天她又報名參加社區包粽子活動,手都起泡了。
社區氣排球隊的吳蘭蘭阿婆昨天放棄和隊友們一起打球,早早地就到居委會幫忙。
兩個小時后,200多個粽子剛包好,工作人員就馬不停蹄地送到厝邊家里蒸。
包粽高手來對決 15秒包1個粽子
時間:上午9時地點:田安北路武夷花園小廣場
上午8點多,比賽還沒開始,厝邊們已迫不及待地往人堆里擠,抓起粽葉躍躍欲試。聽說銘湖社區送粽子給困難厝邊,輕工電器城、大自然水療休閑會所及農商銀行都參與到活動中。
“比賽5分鐘,看誰包的粽子多。”伴隨著裁判員一聲令下,第一組的4個厝邊緊張地疊起粽葉,舀起炒米,粽葉一折,繩子輕輕一帶,一個粽子好了。65歲的陳阿姨包了10個粽子,大家不禁豎起拇指。
大家還在回味陳阿姨的速度時,第二組的蘭惠英大姐帶來更多驚喜,她一口氣包了16個粽子。隨后,林淑賢阿姨也包了16個。于是,兩人來了一場高手對決。最后,蘭大姐在5分鐘內包了20個粽子獲得特等獎,平均起來每15秒就包一個。
3樣游園游戲 給包粽比賽添歡笑
時間:下午3時30分地點:豐澤東湖松林社區
在松林社區舉行的包粽比賽,最有看點的應該是60歲的許德和、59歲的鄭棋進兩位老伯。別看他們是男子,包粽子卻很在行。5分鐘內,老許包了9個粽子,摘得比賽二等獎,而老鄭包了6個也不少。以前,兩人都是飲食公司的員工,20多歲就開始學包粽。這些年,雖然上了年紀,但是包粽的功夫還在,現在包粽子不只快,而且粽子形狀還漂亮。
包粽比賽現場,郵政儲蓄銀行溫陵北路支行還在現場開展3樣游園游戲,給比賽現場增加許多笑聲。很多老人也學年輕人一樣,蒙上眼睛后,走上五六步遠,去給墻壁上的人像貼鼻子,好多人都把鼻子給貼歪了。78歲的黃阿婆喜歡打乒乓球,在裝滿水的水杯上吹乒乓球“比比肺活量”,她一次就把球吹通關。還有,小朋友踩在大人腳上,大人小孩一起行走的“袋鼠抱”。
70多歲吳阿婆 滿頭白發仍好學
時間:下午2時30分地點:鯉城開元雙塔社區
47歲的孟麗玲將粽葉疊成漏斗形,舀入炒米,女兒小吳快速將肉、蛋、蝦米放入,兩人配合得天衣無縫。
除了孟大姐到現場教大家外,居委會還組織了計生協會幾位會包粽的人來幫忙。他們一邊包粽子,一邊笑著給學包粽的厝邊講解包粽技巧,看到有人料包多了或放少了,就急忙給補上。有一個滿頭白發的阿婆,也來跟著學,阿婆姓吳今年70多歲,她很喜歡吃肉粽,她說,吃了一輩子肉粽,昨天還是第一次學包粽。(本網記者 林繼學 張帆 謝楊 呂波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