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子們在湖里嬉戲飛騰(本報記者攝于2002年)
湖邊游蕩的鴨子(本報記者攝于2009年)
閩南網12月11日訊 西湖的鴨子,似乎好久不見了。
前天風和日麗,西湖波光粼粼,湖水輕拍石砌的湖岸。有段時日沒去西湖的謝先生,從西大門進了公園,卻沒見到那群熟悉的鴨子。
沒人記得,哪一天,西湖沒了它們的身影。就像沒多少人記得,從什么時候開始,西湖里多了一群美麗的鴨子。
這群鴨,不知不覺,已伴隨刺桐閣、白鷺島、桃花島和遠峰近月等景色,成了西湖一景,成了攝影師鏡頭下有故事的風景,成了油畫里會呼吸的絢麗。
湖面石階覓鴨追著游船嬉戲
憶鴨人:謝先生
30多歲的謝先生到泉州十來年了。西湖公園他玩得很熟,帆船賽、風箏節,他從不曾落下。約摸兩三前年,他留意起了湖里的這群鴨子。
在農村長大的他,一眼就認出了這些是番鴨,“以前家里常養,見了特別親切。”
數月不見這些鴨子的身影,少了那些鄉音般親切的“嘎嘎”聲,謝先生覺得自己莫名失落了起來,隱隱約約的,好像心里空了一個角落,說不清,道不明。
嘎嘎嘎……
還沒走進西湖公園,西大門外就傳來了嘹亮的鴨叫聲。
沿著湖岸,二三十只鴨子悠哉地撥動清波。石階上,三不五時會有幾只鴨子歇腳、曬太陽。四月暖風吹人醉,湖里的游船多了,鴨子們一路跟著船跑,追上了就偷偷小懶休息會兒,距離拉遠了,就又拍打著翅膀鳧水追去。
這是謝先生的西湖鴨子印象。
如今的西湖,水面輕輕蕩漾的波浪聲,少了和鳴的“嘎嘎”聲,也不見悠哉的鴨子們了。
群鴨亂入湖滿池皆靈性
憶鴨人:老莊
66歲的老莊家住西湖附近,每天一大早都背著相機往西湖趕。從最開始拍西湖的白鷺,到后來,鏡頭慢慢地被西湖的鴨子所吸引。時間長了,這里的鴨子仿佛認識老莊,常常在他鏡頭下擺出各種pose,像極了他的私人模特。
老莊翻了翻去年拍的鴨子照片,粗略地數了數,那時湖里的鴨子有二三十只。“它們為西湖增添了靈性,讓湖水有了生命的氣息。”
“你瞧,這張是鴨媽媽帶小鴨,在音樂噴泉邊上玩耍。”老莊指著自己拍的鴨子相片說。不過,現在都見不著鴨子的身影了,老莊眼里,滿滿的失望。
天蒙蒙亮。
西湖的鴨子們起了個大早。就著晨光,躍入水中梳洗打扮,還不忘追逐調戲同伴,將一湖平靜攪得波光層疊。鴨子們三五成群,時而潛入水中啄魚,時而跳出水面爭搶。
太陽慢慢升起。
到西湖的游客們多了起來。鴨子們不慌不忙,一本正經地踱著步,昂首挺胸的慵懶模樣真是逗趣。
4年了,老莊的鏡頭里,珍藏了太多西湖鴨子們的故事。
【管理員】西湖鴨子已有10年早就成公園一景
昨天,沿著西湖逛了一圈,整個湖面都沒看見鴨子的蹤影。
西湖公園園容管理科的史科長說,大約10年前,游艇碼頭的人買了幾百只鴨子在湖里放養,沒想到放出去卻收不回,鴨子流落在湖面上,有時還到湖里的無人島小住,吃吃魚,吃吃游客給的食物,生蛋孵小鴨,鴨子一代代繁衍下來。
史科長說,鴨子就像西湖的白鷺一樣,對湖里的原生態環境作用很大。“鴨子可以凈化湖水,豐富食物鏈,還可以讓游客觀賞、拍照。”沒想到,最近幾年,常常有人到西湖偷抓鴨子,到現在,連鴨子的影子都沒有了。
游船售票處的大叔說,過去,游船停泊處鴨子三五成群游繞,那種歡快的場景他一直忘不了。“我在西湖管游船好多年了,剛來的時候就有鴨子。它們拍著翅膀在水中追逐,不時還拍起水花‘調戲’游客。”這些鴨子不僅跟游客玩,和幾個管理員也都很熟。
平常,游客少時,管理員坐在岸邊也逗著鴨子,拿食物喂它們,時間久了就如朋友一般。起初湖里有上百只鴨子,后來慢慢地少了,前兩年還有二三十只,到了今年就沒怎么看到了。
沒了這群鴨子,好多人都覺得,像是一群朝夕相伴的朋友,突然不在了,有種莫名的孤獨。(海峽都市報閩南版厝邊記者 林繼學 謝向明 實習生 王見明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