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了兩萬多元,這都三個月了,貨沒拿到不說,老板都找不著了。”11日,市民卞先生反映,三個月前,他在市區馬坑路附近一家名為“金柜”的櫥柜店訂制了一款衣柜、櫥柜,已交預付款2萬多元,但店家卻遲遲不交貨,這讓他不知如何是好。
店內已人去樓空
交貨時間一拖再拖
涉及金額二十余萬元
今年7月,卞先生在金柜櫥柜店訂制衣柜、櫥柜,和老板約定兩個月內交貨。可到了約定時間卞先生并沒收到貨,他與老板聯系,被告知因資金周轉原因暫時無法按期交貨,經協商,老板承諾退款。但到了約定的退款期限,店家仍以各種理由一直延期。
“新房馬上就裝修好,就等著安裝衣柜、櫥柜,但店家又不給貨又不還錢,我真不知要怎么辦了。”卞先生說,他是貸款買的房,裝修又花了不少錢,2萬多元對他來說不是小數目,他希望這事能盡快解決。
記者了解到,和卞先生一樣的“受害人”至少還有七八人,涉及金額二十余萬元。
店內被“洗劫一空”
老板關機不見蹤影
當天下午,記者和卞先生一起前往“金柜”櫥柜店,看到店里已是一片狼藉:店內一個人也沒有,地上零亂散落各類家居廢料(如圖)。“這家店已經很多天沒人營業了,前幾天顧客把店里能搬走的東西全搬空了。”隔壁的店主告訴記者。
“我們搬店里的東西也是無奈之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顧客向記者表示,他們雖然“洗劫”這家店,但搬回家的物品并沒有多大價值,這么做只是希望老板還錢。
隨后記者嘗試聯系這家店的老板,但是電話處于關機狀態。
可申請民事訴訟
支付預付款需留心
在延平區工商所12315申訴舉報服務臺,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已接到多個消費者對這家店的投訴。
“最早是今年6月,我們接到這家店的首個投訴。當時在我們的調解下,店家把錢還給了對方。”工作人員說,到了八九月,這家店的投訴忽然增多,最多一天有4位消費者投訴。他們聯系了店主,但店主電話表示,他周轉不到資金還錢。
“預付款不具有擔保債的履行作用,收受預付款一方違約,只須返還所收款項,無須雙倍返還。”工作人員表示,就目前情況看,商家拒不履約,消費者可以申請民事訴訟,起訴對方。
業內人士表示,家居行業內多有收取預付款的行規,消費者在購買金額較大的產品時要認準正規商店,盡量到信譽良好的商店;支付預付款時要多留心眼,保留相關協議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