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用三個字來概括南平新大橋、東坑嶺隧道,大多數市民可能會用“堵”、“破”、“窄”來形容這一帶。
可是,南平新大橋、東坑嶺隧道改造完成后,寬敞的6車道將令您感到耳目一新。城市框架被拉開,交通瓶頸被打破,市民經過時也不必再堵得心煩。
新大橋和濱江路交匯路段,來往車輛眾多 (資料圖片)
東坑嶺隧道周邊山體將開挖
南平新大橋改造后的整體鳥瞰圖
改造期間的交通疏導圖
“南平新大橋、東坑嶺隧道改造項目已啟動,工程位于316國道延平新城段改造的西側起點段,西始于南平新大橋西橋頭(濱江路與新建路交叉口),東止于東坑隧道東側洞口,全長約1.04千米,包括南平新大橋的拓寬改造以及東坑嶺隧道的拆除、山體開挖。”昨日,南平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因東坑嶺隧道將進行山體開挖,根據南平市人民政府有關規定,自2014年9月20日06:00起至2014年11月19日24:00止,316國道新城中心路口至316國道東嶺路路口(東坑嶺隧道)路段將進行全封閉施工。
為什么要改造? 擁堵嚴重,西橋頭匝道橋已出現問題
17日下午5時,記者來到新城廣場,過往316國道的貨運、客運車輛與新城中心下來的私家車輛在約17米寬的路面交匯,還有放學的學生在緩慢行駛的車輛中穿梭。在濱江路與新大橋交匯路段,濱江路與迎賓大道由東向西方向,與新大橋和新建路出入口在此相交,形成不規則十字路口,堵車現象較嚴重。“遇上高峰時段,堵半個多小時都是正常的。”在路口執勤的協警說,每天上下班時,這個路段都會出現擁堵。
近些年來,隨著我市經濟發展,西溪兩岸新區的開發建設,兩岸出行需求的迅速增長,南平新大橋和東坑嶺隧道通行的行人、非機動車和機動車量增長迅速。大橋、隧道的交通壓力越來越大,當初設計的交通量和設計荷載已漸漸不能滿足現在的交通量和汽車荷載的要求,高峰時段交通擁擠堵塞現象嚴重,影響了交通通行能力。
同時西橋頭匝道橋由福建省公路工程試驗檢測中心站檢測表明,已出現了種種問題;且由于橋面剛度較小,車輛經行時,橋面抖動體感嚴重,存在極大安全隱患。因此,南平新大橋、東坑嶺隧道的改造需求迫在眉睫。
將如何改造? 升級車道,新建一座南平新大橋北幅橋
此次進行封閉施工的東坑嶺隧道改造(拆建)工程由中鐵港航局集團有限公司中標承建,工程于2014年1月開工,計劃于2015年6月完工。該公司將通過2個月的封閉施工,進行山體開挖,把山體開挖至路基標高,隨后進行路基路面施工。總工程完成后,現有的雙向2車道將升級為雙向6車道,目前工程已開挖土方110萬立方米,完成工程量78%;坡防護已完成17000平方米,完成工程量41.5%。
而南平新大橋改造工程由中鐵十三局有限公司中標承建,工程于2014年8月開工,計劃于2015年5月完工。工程計劃改造現有的南幅橋:將現狀南平新大橋由雙向行駛改造為單向行駛,拆除重建西引橋異形板。并新建一座南平新大橋北幅橋:在舊橋的北側(下游側)新建一幅單向三車道的橋梁,主橋橋型結構與舊橋一致(新建橋標準段橋面寬17.5米,其中人行和非機動車道寬5.5米)。目前已完成工程量50%。
改后會如何? 交通便利,加快周邊企業的建設發展
“除了方便居民出行,拉開城市框架。南平新大橋、東坑嶺隧道改造后還將促進延平新城的發展。”南平市延平新城建設指揮部工作人員說,目前延平新城已進駐林產化工、機電制造等10個行業26家企業,項目改造帶來的交通便利將極大地促進這些企業的發展。此外,項目改造還將刺激計劃在該區域建設的閩北物流園和現代服務基地,以及500噸級閩江集裝箱碼頭等一批項目的加快落地、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