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巴抓住!這個可以,這個不錯……”近日,順昌縣元坑鎮兆興漁業迎來了一年中最關鍵的季節,今年第一批種魚進入“待產”狀態,工作人員忙著準備育苗工具,等待種魚排卵產精的最佳時機。
兆興漁業苗種項目運作至今已有13年,憑借閩北地區優質的淡水資源,研發繁育馬口魚、半刺厚唇魚等多種土著魚類,目前已成為福建省大宗淡水魚新品種繁育基地,每年向全國各地出售數億尾魚苗。
“從初生魚苗到可出售魚苗僅需一個月。我們全年產量為3億到3.5億尾,一年的產值大約800萬元。”福建省順昌縣兆興魚種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章兆興說。
作為漁業大戶,章兆興常年與各類魚種打交道,經驗豐富的他一提到自己養殖的魚苗總是滔滔不絕。這幾年,在順昌縣農業農村局的幫助下,企業陸續引進長豐鰱、銀盾魚等優質魚種進行研發繁育,對于魚苗銷售的市場前景,他充滿信心。
“這些魚生長快,口感好,抗病能力比較強,效益也相對較高。”順昌縣農業農村局高級工程師鄧志武說。兆興漁業苗種研發的成功離不開政府的扶持。在順昌縣農業農村局的牽線搭橋下,數年間,中國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福建省淡水水產研究所、福建農林大學等多家科研機構和高校科研人員深入企業進行技術指導。在各方努力下,魚苗不斷更新換代、提升品質。福建省淡水水產研究所駐企科技特派員薛凌展說,苗種研發除了供給本地外,也為全省魚苗更新換代提供了苗種。
近年來,為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順昌縣利用復耕后的閑置荒地開展水稻種植與稻花魚養殖,實現穩糧增魚、糧魚雙收。兆興漁業繁育的魚苗易活、快長,恰是稻花魚養殖的優選,這也為順昌縣做好農漁結合提供了穩定、可靠的保障。兆興漁業的發展還帶動了一大批鄉鎮青年,以及返鄉的企業家們投入到魚類養殖產業,增加了當地農民收入,推動鄉村振興。(通訊員 朱城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