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至11日,南平市50名優秀高三學子在北京參加“優秀學生名校行”活動,先后參觀、走訪了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兩所知名學府的閩籍師生為南平市學子開展專題輔導,并與他們親切交流。
“舉辦此次活動,是為了進一步引導南平市優秀學子樹立高遠目標,近距離感受了解知名學府,明確備考方向,也是南平市補齊教育發展短板、全力打贏教育翻身仗又一個重要舉措。”市教育局副局長林元樹介紹。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歷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發展,今年南平市出臺實施《關于補齊教育發展短板全力打贏教育翻身仗的實施意見》,提出“普通高中階段,對接高考改革,高考主要指標位居山區市前列,‘雙一流’大學錄取率有明顯提升”。市委組織部、市教育局、共青團南平市委聯合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共同舉辦了此次活動。
“學子們有多種途徑可以上清華,主要還是以裸分上線為主。”在清華大學的交流會上,福建招生組組長、校團委副書記蘭旻詳細地向學子們介紹清華大學相關情況和招生政策。在互動交流環節,她更是耐心地答疑解惑,她說:“自己作為閩籍的老師,希望在清華能看到更多來自家鄉的面孔。”
荷花池畔,水木清華。在校園內,學子們與閩籍清華學生們一邊交流學習心得一邊參觀校園,了解到清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和“行勝于言”的校風,學子們對考上好大學增強了信心。
未名湖畔、博雅塔前,在北京大學的交流活動中,王正剛等六位北京大學學生從各學科、時間管理、解題思路等多維度向南平市學子傳授學習、考試心得;北京大學老師解讀招生政策時,更是吸引學子們紛紛舉手提問。
“這些孩子們承載了家鄉父老的希望,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增強學習動力。”政和籍的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湯大華副教授寄語學子們。他希望南平市能把這樣的活動堅持下去,把更多的孩子輸送到好的大學,也希望孩子們成才后能夠回報家鄉,為家鄉發展作出貢獻。
南平一中學子廖佳慧在經歷兩日游學后總結:“這次活動讓我們大開眼界。以往不停學習,追求分數,卻忘了做好時間規劃、掌握知識本身。學習是過程,分數是結果,往后會更加努力打牢知識基礎,讓青春擁抱夢想。”(朱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