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七五”普法工作開局之年,南平市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將圍繞“法治南平”工作總體部署,持續、廣泛、深入地開展全民法治宣傳教育,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進一步增強全市公民法治觀念,更好地服務保障我市“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順利實施。10月中旬,南平市委、市政府批轉下發了全市“七五”普法規劃,市人大常委會也作出決議。10月28日,南平市高規格召開了動員大會,對全市“七五”普法進行了部署。著重突出四個方面:
一是突出學習宣傳憲法。在全社會普遍開展憲法教育,認真組織“12·4”國家憲法日及憲法宣傳周集中宣傳活動,實行憲法宣誓制度,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縣級以上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以及各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正式就職時要公開向憲法宣誓。同時廣泛宣傳服務保障新南平建設相關法律法規,充分運用好地方立法權限,通過立法推動引導、服務和保障地方經濟社會更好發展,并大力加強保障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保持經濟穩定較快增長、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等方面法律法規宣傳普及,推動全社會樹立保護產權、平等交換、公平競爭、誠實信用等意識,促進經濟在新常態下平穩健康運行。
二是廣泛開展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鼓勵引導社會各界文藝文學工作者、攝影書畫愛好者、民間藝人投身法治文藝創作演出。推動法治文化與閩北地方特色文化、機關文化、行業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的融合發展,把法治元素融入群眾公共文化生活。結合“美麗南平”“美麗鄉村”建設,布局不同類型、不同特色、不同規模的法治場館、法治文化廣場、法治文化街區,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設憲法法律教育中心,強化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文化館、社區文化中心的普法功能,逐步完善基層法治文化公共設施體系。充分發揮各類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作用,加強社區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組織編印貼近百姓需求、通俗易懂的法律讀本、折頁、法治圖冊、引導廣大群眾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
三是穩步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扎實開展法治城市、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把創建活動列入地方黨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地方黨委、政府綜合目標考評體系。持續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區)創建活動,支持各類社會主體自我約束、自我管理。健全完善市民公約、鄉規民約、行業規章、團體章程,推動形成多層次、多樣化的社會治理規則體系。推動簡政放權,建立權責清單制度,明確地方各級政府工作部門職責權限,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推動行業依法治理,促進形成完善、規范的行業協會治理結構,引導行業協會通過協商制度制定行約、行規,實現契約治理、規范治理,以誠實、守信的行業規范影響協會成員的行為傾向,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四是重點抓好領導干部及青少年學法用法。健全落實各級黨委(黨組)中心組學法、政府常務會議會前學法制度,把憲法法律和黨內法規列入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內容,列為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社會主義學院必修課。把法治教育納入干部教育培訓總體規劃,納入國家工作人員初任培訓、任職培訓的必訓內容,納入其他各類培訓的必修課程,保證法治培訓課時數量和培訓質量。推動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序列,組織實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在中小學開設國家統一設置的《道德與法治》課程,使用教育部審定通過的國家課程教材,并按規定滾動推進,確保在校學生都能得到基本法治知識教育。充分利用第二課堂、社會實踐和班團隊等各類教育活動,構建中小學法治教育常態化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