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文物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共和國印記”見證物和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典型案例名單,福建華電福瑞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古田溪水力發電廠的“1956年至1959年曹洋溪水電站發電機組6臺及附屬中央控制臺”入選“共和國印記”見證物,《古田溪水力發電廠:活化利用工業遺產傳承紅色基因探索與實踐》入選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典型案例。
坐落于古田縣的古田溪水力發電廠是新中國水電建設的開篇之作。一級電站一期主體工程于1951年3月開工建設,1956年3月兩臺機組投產發電;1960年8月,二期工程建成投產發電,總裝機達到6.2萬千瓦,占當時福建全省裝機容量的39%。該廠的開發建設承載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深切關懷與殷切期望,創造了新中國第一座地下水電廠房等5項“新中國第一”的紀錄,被譽為“新中國水電人才的搖籃”“新中國水電發展的活化石”。
2021年11月,古田溪水力發電廠入選國家第五批工業遺產。近年來,該廠以核心物項——一級電站地下廠房為依托,精心謀劃工業遺產傳承保護與開發利用,深入挖掘紅色資源,廣泛征集歷史文獻資料與老物件,結合前沿數字科技與地圖沙盤等展示手段,建成“古電印記館”工業遺產展館,生動再現了新中國第一座地下水電廠房的往昔崢嶸、今朝成就與未來愿景。
據了解,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建設文化強國、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戰略部署,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講好共和國工業發展的故事,傳承弘揚工業文化和工業精神,國家文物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開展了“共和國印記——工業之光耀中華”主題活動,最終確定100項“共和國印記”見證物和77項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典型案例。(閩東日報記者龔鍵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