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閩東,美在景色,美在文化,美在融合,“綠色”“紅色”“藍色”多色齊放,綻放文旅多彩魅力,涌動文旅發展熱潮。
走進屏南縣龍潭村,賞古樹老宅、品味文創,慢享悠閑時光;到壽寧縣下黨村,體驗“難忘下黨”主題游,感悟紅色力量;赴福鼎市崳山島,探尋海島風光,邂逅漁村風情……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2023年以來,我市積極搶抓全國文旅市場強勁復蘇的機遇,深入貫徹落實全省文旅經濟發展大會精神,實施文旅提升“十百千”工程,奏響山海寧德新交響,走出文旅融合創新路,助推全市文旅經濟呈現“高開高走強勁復蘇”良好發展態勢。
閩東生態環境優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如何將資源優勢轉化成產業發展優勢,促進文旅深度融合,助推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我市堅持“項目為王”理念,以福建省首屆文旅經濟發展大會在寧德召開為契機,著力招大引強,聚力強鏈補鏈,并持續扎實推進“百個金牌旅游村”布局建設,用大項目、好項目推動文旅產業壯大發展。
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共簽約項目43個、總投資208.66億元,這些項目涵蓋濱海旅游、生態康養、住宿餐飲、電商文創、影視拍攝等領域,簽約項目數、總投資額創歷年新高,實現央地合作和地方主導產業深度參與文旅項目兩個“零”的突破;全市共實施重點文旅項目14個,累計完成投資11.99億元,實施金牌村建設項目583個,新增1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3個省級全域生態旅游小鎮、4個省級金牌旅游村,有力推動文旅深度融合,提升旅游產業發展質量。
結合游客新需求、新期待,我市在創新文旅產品、豐富產業業態等方面持續下深功夫,致力打造文旅新亮點,助推文旅產業“出圈出彩”。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推出“寧味千鮮”“寧韻百宿”“寧秀百村”“寧來暢游”“寧派好禮”系列產品,上線太姥山星空露營地、霞浦森聆海露營地、霍童新線獅館、海上游輪等新產品,為市民游客提供豐富的文旅大餐;結合暑假和國慶假期等重要時間點,舉辦第十二屆世界地質公園文化旅游節、山海有歌聲·海島音樂會、鴛鴦草場星空露營音樂季、2023福建旅游后備箱生活季等系列文旅活動360多場,做到“周周有活動、月月有亮點”。
為助力文旅消費活力持續釋放,我市還通過出臺旅游專列補貼、吸引市外游客入寧等文旅促消費8條措施,推出免門票等惠民活動10多項,發放文旅消費券200萬元等惠民惠企措施,不斷提振市場信心,促進文旅消費。
優化政務服務也是促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我市積極推廣拓展政務服務“好差評”評價機制,開設6個線上線下評價渠道,推動現場服務“一次一評”,網上服務“一事一評”,形成政務服務評價、核實、整改、反饋、監督的良性循環模式,切實提升政務服務效率和群眾辦事滿意度,優化營商環境。2023年前三季度,我市文旅窗口辦理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968件,辦事好評率100%。
在一系列有力舉措的綜合效應下,我市文旅市場持續火熱。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接待旅游總人數4819.30萬人次,增長40%;旅游總收入450.93億元,增長52.3%,增幅居全省前列。其中,第二季度我市過夜游客增長5.5%,游客住酒店比例全省第一,游客人均消費突破千元達到1081元。(閩東日報記者 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