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龍巖消防支隊的“發明家”,也是洋裝備的“中國醫生”,被譽為警營里的“裝備達人”。
他就是龍巖消防支隊裝備技師羅佳圭,特種車駕駛、車輛裝備故障排除樣樣精通;車輛器材性能、使用方法,如數家珍。
入伍15年以來,羅佳圭榮立三等功3次,多次獲得部局、總隊、支隊嘉獎。
多專多能挑重擔
12月中旬,龍巖一場滅火救援戰斗正在進行。誰也沒想到,就在總攻的節骨眼上,作為主戰車的壓縮空氣泡沫消防車整套CAFS系統癱瘓,泡沫炮成了“啞炮”,現場所有的駕駛員反復檢查調試卻沒有結果。“快找羅佳圭!”現場指揮員迅速下達指示。
▲羅佳圭與他發明的地震救援小推車
▲在“比武”現場,羅佳圭現場維護空氣呼吸器
沒過多久,羅佳圭趕到現場,僅用3分鐘,做出判斷:“是空氣流量傳感器出現故障,導致系統供氣不穩所致。”隨即,他在國外廠家技術員無法到場的情況下,通過電話、視頻遠程與廠家技術人員聯系,自己動手維修,最終將癱瘓的泡沫系統修復,確保了滅火戰斗的順利進行。“他是裝備技師,也是‘裝備達人’!”支隊后勤處負責人介紹,羅佳圭有著一身不同尋常的絕活:裝備運用,他對12大類200多種器材裝備操作自如;維修裝備,他一年排除故障300多處,工作量比專業汽修廠的維修技工還多出兩倍。
莊稼地里走出的“裝備達人”
農村出來的羅佳圭,自小就對車輛有濃厚興趣,是所在鄉村遠近聞名的車輛維修能人。2000年12月入伍后,在器材方面的專業特長使他很快嶄露頭角,鉆地溝,摸機油,整天與扳手、螺絲為伍,一干就是15年。
在十多年如一日的勤學苦練中,支隊經他提出并采納的合理化建議40余條;質量改善簡易器材10多種;創新器材培訓課題6項,編寫了200萬字的《器材裝備講解》一書并在全市消防部隊推廣;維修各類裝備器材上千件套,從未誤判一處故障,修錯一件器材,多花一分冤枉錢。
一年獲得五項國家專利
今年,全國消防部隊開展了滅火救援裝備“小革新小發明小創造”活動,羅佳圭確定研發思路,把自己悶在了“實驗室”。
▲羅佳圭的發明專利證書
白天翻書查資料,晚上蹲在維修間對照實物嘗試操作。為了研究一根實用的推車支架,他每天“切、焊、磨”反復操作幾十次;為練就焊接技術,手指容易被烙鐵燙傷,他就在身旁擺杯水,燙到就浸一下水;為挑選一臺合適的機械總成,他不惜花費自己半年的工資投入試驗……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長達半年的時間里,羅佳圭自主完成了10項裝備技術革新內容。其中,“新型折疊背負推車”、“消防水帶查漏裝置”、“水陸兩用消防炮”、“消防車吸水揚程增強系統”、“箱式搶險排水車”五項裝備技術革新已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并在部隊滅火救援過程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其余革新技術有望在明年獲得專利。
前不久,在部消防局主辦的公安消防部隊滅火救援裝備“小革新小發明小創造”活動頒獎儀式暨成果展上,羅佳圭自主研究發明的“新型折疊背負推車”代表福建總隊亮相,并獲“最佳裝備獎”。(海峽導報記者 吳鵬波 通訊員 周楊東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