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早上,伴隨著初升的太陽,在龍巖市連城縣新泉鎮西村小學的操場上,總會準時地傳出國歌的聲音。這是學校的楊金濤老師,帶著全校僅有的18名一年級學生,在舉行升旗儀式。
在這所村小里,還有一位學前班的女老師,她是楊老師的妻子張泉姬。而整個村小,現在也就他們兩個老師共同“執掌”,為此,當地的村民們都稱這所村小是“夫妻小學”。
楊老師說,村小給他家一樣的感覺,他三年前來到這里,這輩子都會在這里。
▲張老師陪學前班的小朋友玩游戲
▲楊老師在課堂上指導學生
▲楊老師夫婦把教學樓前的一塊空地打造成花園式“運動場”,每天孩子們在這里開心朗誦
扎根“袖珍學校”
1988年,年僅19歲的楊金濤,從龍巖師范學校畢業,回到新泉鎮里擔任了多個村小的老師,一晃至今。他做過老師,也當過校長,先后被評為縣級骨干教師、優秀教師。而他的妻子張泉姬,也在鎮里的幼兒園教書。
楊老師說,西村小學以前在鎮里,是一所較大的完小(指一年級到六年級都有),老師最多時達14名,學生超過300人。但近年來,隨著適齡孩子越來越少,學生人數銳減。三年前,他來到村里教書時,只剩下5名一年級學生。
據村支書張世雄介紹,西村小學創辦于1934年,至今已有81年的歷史。目前,只有一年級18名學生,還有學前班30人,以及2名老師,這就是西村教學點的全部師生,是名副其實的“袖珍學校”。
兩口子身兼數職
由于西村小學是一個教學點,學生很少,因此教課和后勤,都由楊老師一人承擔。打掃教室、整理桌椅、清掃廁所,也都是楊老師夫妻二人的工作。
楊老師的家,離西村小學不遠,步行幾分鐘就到了。每天,學校早上8點半上課,夫妻二人總是早早地來到學校,先是做好一天的清掃工作,搞好校園清潔。
現在,西村小學共有學前班、一年級。夫妻二人分工明確,楊老師負責教一年級,而張老師負責教學前班。
楊老師說,一個人每天要上一個班的全部課程,他自己給自己排課程表,上完語文教數學。就這樣,德、智、體、美、勞的課程,他一個人都攬了下來。楊老師還給每個學生都建立了學情檔案,開展針對性的教學。
此外,楊老師時不時還帶著孩子們,出去運動,教孩子們唱歌,還有畫畫,忙得不亦樂乎。
還當爹媽當保姆
平時,楊老師夫妻倆的吃住都在學校。楊老師還在學校的一小塊實驗地里,種起了青菜。楊老師說,“我們不僅當老師,還當爹媽當保姆”。有時,家長遲些來接孩子,他們會多煮些飯菜,與孩子們一起吃喝談心,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記者 李大榮 通訊員 李紹煒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