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數字手段管理城市,福州碩果累累。近日,“2021年世界智慧城市大獎·中國區”獲獎結果公布。福州市水系智慧調度項目獲“能源和環境大獎”,5G+智慧城市項目獲“基礎設施和建筑大獎”。福州也成為唯一有2個項目獲得大獎的中國區城市。
全球智慧城市大會主辦方為巴塞羅那市政府,自2011年開始舉辦,是全球智慧城市建設的標桿性政企峰會,也是全球規模最大、專注于城市和社會智慧化發展及轉型的主題展會。大會發布的世界智慧城市大獎,被譽為智慧城市領域的“奧斯卡”。
近年來,不少市民發現,福州城區積水排澇、污水處理效率更高了。這得益于福州創新建設的全國首個城市級水系科學調度系統。此次,這一水系智慧調度項目獲得“能源和環境大獎”。
“系統通過打造感知檢測預警的‘眼’,預測預報、調度決策的‘腦’,以及自動化控制的‘手’,對城區1000多個庫、湖、池、河、閘、站進行智慧、精準管控。”福州市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立足智慧城市大腦,運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通過數字賦能減污降碳,推動山水城市建設。
這一系統在汛期發揮重要作用。近四年來,福州經歷上百場短時強降雨和持續性降雨的考驗,有了這一系統,城區庫湖閘站實現聯排聯調、錯峰調蓄;搶險隊伍、應急設備網格化部署,快速消除城市路面積水;排水防澇應急處置效率提高50%,庫湖河調蓄效益提高30%。
而在非汛期,系統運用機器人對2500多公里管網建檔排查,地下管網一體化運維監測體系實時感知、監控,實現管網“健康每一公里”,確保“污水不入河、河水不倒灌”。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系統還能實現低碳節能。其利用閩江潮汐、群閘聯動,精準開展生態補水,讓內河水位平均抬高1.2米~1.8米,主要內河流速達到0.2米每秒以上,以自然潮汐能替代引水泵站,每年節約電費2000多萬元,節約用電3667萬千瓦時/年,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9萬噸/年。
以水系智慧調度為代表,在福州,數字化手段已延伸到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此次獲頒“基礎設施和建筑大獎”的5G+智慧城市數字運營項目,將建設一個智慧城市平臺,圍繞產業發展、城市管理兩條鏈,建設智慧社區、智慧停車、智慧燈桿、智慧工地等多個應用場景,讓便捷、高效、安全的數字生活觸手可及。
近年來,福州秉承數字福建思想理念,以智慧城市建設為著力點構建現代化治理方式,實施智慧水系治理、數字城管、智慧社區等一批智慧應用場景,不斷提升城市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此次兩個項目獲獎,也讓數字福州國際品牌進一步打響。(記者 吳旭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