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8月23日訊 福州金山橫江渡,經多次整治后,再遭污染,又成黑臭河(詳見海都報8月22日A06版)。昨日上午,海都記者聯系了福州水務管網維護有限公司的人員,來到橫江渡內河沿線對河水取樣、分析,以判斷污染源。在采訪中,一位內河保潔人員向記者透露,橫江渡至洪灣河沿線,仍有多個排污管直通內河,不時有糞水直接排入內河。
橫江渡河面有不少漂浮物,內河保潔員稱,橋下暗藏排污管
福州水務管網維護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現場取樣
水務人員現場取樣 表態盡快查出禍首
昨日上午,記者再度趕往橫江渡沿線,因為之前已經引水沖污,沿線的水位較高,水體相對清澈。福州水務管網維護有限公司的人員和記者一道,在金河路、金榕南路、金祥路等幾個位置分別提取水樣。
福州水務管網維護有限公司的人員表示,海都報曾多次報道橫江渡河水變黑臭的問題,引起了福州有關部門的重視,他們也對橫江渡4.5公里范圍內的沿線進行排查,目前一共發現9處排污管向內河排放污水,這些污水管大部分來自周邊小區和一些餐館,主要為生活污水和化糞池糞水。部分小區的化糞池出現堵塞,糞水從雨水管網流入內河,嚴重污染橫江渡水質,目前他們已經對這9處排污管進行了整治和截污,基本上解決了污水直排的問題。該工作人員表示,就這幾天的情況來看,上游洪塘泵站一旦補充水量不夠,橫江渡內河就出現黑臭問題,應該還有一些潛藏的排污管往內河排放污水,他們也將對橫江渡沿線加大排查的力度,盡快找到污染橫江渡的禍首。
排污管寬數十厘米 內河幾成化糞池
在橫江渡取樣時,海都記者看到,河面上不時有黑色物體從上游漂下,另外還有大量的生活垃圾,兩名內河保潔人員劃著小舟在河面上打撈漂浮物。
“這幾天的水太臟了,不僅非洲鯽魚死了很多,連最臟的福壽螺都死光了。”一位內河保潔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平時的工作主要是在橫江渡打撈垃圾,對整條河道的情況比較了解。據他們所知,在橫江渡沿線還有多個排污口仍在向內河排放污水,其中有的排污管排出來的就是化糞池的糞水。據介紹,由于這幾天烏龍江水位不足,沒有新的水進入內河,內河水不斷減少,污水直接排放,因此內河幾乎變成了化糞池,變得黑臭無比。
這位內河保潔員還帶著記者來到金河路橋下,表示橋下暗藏著一處直徑數十厘米的排污管,在水位較低的時候,他們還看到這處排污管不斷向外排糞水,惡臭難當。由于記者采訪時橫江渡的水位已經升高,記者無法看清其所指的排水口的具體情況。福州水務管網維護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將根據這一情況進行調查,摸清楚污水管道到底來自周邊的哪個小區,并做出相應的整改方案。
市民盼治理好內河 成福州城市名片
福州市民陳先生表示,橫江渡反復出現的黑臭問題,其實也是福州內河的一個縮影。海都報這個報道做得及時、有針對性,也很有必要。不少市民看后表示很有共鳴。
讀者李小姐說,橫江渡多番整治后,再遭黑臭污染,補水量一少,就容易惡臭,其實也是福州諸多內河的共同“癥結”所在,應該根治。“內河其實也是福州的一張城市名片,保護好,不受污染,內河附近也將成為市民休閑、賞景的好去處。”
市民陳先生說,一些化糞池溢流、污水管道破裂、或雨污未分離等情況,修繕成本只要數百元,但將污水直排內河,卻需要花費巨額治理成本,實在劃不來。此外,一旦內河生態遭到破壞,想要恢復,還需要大量的時間成本。(海都記者 張志宏 朱敏敏/文 毛朝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