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日,福州市民黃女士至臺江區一銀行網點的ATM機上存錢,但她說,4800元放入機器后,機器顯示金額卻少了500元,懷疑是被機器“吞”了。對此,銀行方稱,經再三檢查,系統正常,機器清賬時也未發現多余款項。
這500元到底去哪了?儲戶、銀行各執一詞。黃女士要求調取監控,但經報警等環節,交涉數日后,她才得以看到監控。記者了解到,各銀行規定,監控錄像一般只有公檢法等部門有權調取,不向儲戶個人提供。那么,當存款額出現偏差時,儲戶如何舉證維權?
存款“沒”了500元 監控也無法證明
黃女士說,當日存錢前她已在家中將4000元分為四疊,存錢時又另數了800元一同放入機器,“機器點鈔時有些卡,后來吐出一張有膠布的鈔票。我一看屏幕,發現機器顯示只存了4200元。”黃女士立即取消了存款操作,但ATM機只退出了4200元。
黃女士隨后至銀行大堂咨詢,登記后,大堂經理稱一周后回復。黃女士隨后在柜面辦理了存款。
8日,黃女士再至銀行,工作人員表示,ATM機在清賬時沒有發現多余款項,即機器沒有“私吞”那500元。黃女士認為,自己存錢前數次確認,存款金額不會有誤,因此提出要看監控錄像,但被告知需報警才能看。但報警后,民警表示這是非刑事案件,不予立案,由雙方自行協商。
經黃女士堅持,銀行方在電腦上播放了錄像,其中顯示,黃女士在存錢時只數了8張鈔票,而未清點已提前分好的四疊鈔票。錄像仍無法證明,黃女士存入機器的四疊鈔票,是否就是4000元。
銀行應提供錄像 大額存款宜柜面辦
當存款金額出現偏差,儲戶、銀行各執一詞時,此類事件往往因金額過小等原因,警方不予立案。那么,市民該如何舉證維權?
此類事件的舉證關鍵,在于個人儲戶是否有權調看監控錄像。海都記者走訪得知,多數銀行規定,一般情況下,只有公檢法等部門有權調取監控錄像。若存款額出現偏差,只能依靠監控錄像還原當時的情形。
對此,福建閩君律師事務所律師卓文彬認為,銀行與儲戶有合同關系,有義務向儲戶提供錄像。“銀行設置監控的目的,是為儲戶的資金安全考慮,儲戶為還原真相調取錄像,要求并不過分。”卓律師說,為保護其他儲戶的隱私權,銀行可只提供儲戶本人的相關錄像。
采訪中,記者發現,多數市民在存較大金額的款項時,沒有在ATM機前再次全數點鈔的習慣。市民多表示,在ATM前點鈔,一則占用之后儲戶時間,二則有安全方面的擔憂。對此,律師提醒,不嫌麻煩,在ATM機前點清存款,能夠較好地保留證據,以避免類似黃女士的遭遇出現。此外,業界人士還建議,儲戶存取大額款項,應盡量在銀行柜面辦理。(海都記者鄭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