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與海相望成詩,城與鄉共生共榮。
土樓民宿的客家山歌飄進跨境電商直播間,平潭風車的倒影掠過菜籃子工程配送車,三都澳的大黃魚帶著溯源芯片“游”向60多個國家……
山的挺拔,海的遼闊,勾勒出八閩城鄉共富共美的經緯脈絡。
(一)
為國者以富民為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加快城鄉融合發展、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歸根結底是要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富裕”是核心目標,指向經濟社會發展達到豐足狀態;“共同”彰顯全民屬性,要求不同區域、城鄉和居民收入之間差距在一定水平之下。
城與鄉,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兩大板塊。若涇渭分明,既背離共同富裕的內涵要求,更可能激化矛盾。唯有以城鄉融合發展帶動鄉村全面振興,方能促進城鄉共富,花開并蒂、美美與共。
識潮汛者乘潮勢,勇奮楫者立潮頭。從擺脫貧困到山海協作,從“造福工程”到“千村試點、萬村推進”,福建堅持山海交響、城鄉共融,在通往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往無前。
如今,福建區域協調發展穩居全國前列,農業農村活力奔涌、產業根基不斷加固、城鄉要素加速流通、居民收入持續增長。2024年全省人均GDP居全國第四,所有設區市城鄉居民收入比值均優于全國水平;晉江等7地位列全國百強縣榜單,省級鄉村特色產業超十億鎮124個、超億元村252個。
?。ǘ?/p>
共富之道,富民為始,均衡為要。
但長期的城鄉二元之分,導致奔富路上城鄉“長短腿”猶未彌合。
產業發展存在“勢能差”,農業產業體系體量小、結構單一,一二三產融合不足;要素資源配置存在“剪刀差”,技術、資本等仍以單向集聚為主,農村基礎設施和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仍有欠賬;城鄉居民生活存在“品質差”,農民增收渠道有限、消費水平低,農業轉移人口面臨“夾心層”困境等。
差距就是導向,不足亦是潛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縮小區域差距、城鄉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題中之義,也是主攻方向。我們要緊盯這一主攻方向不放松,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
產業是重中之重。沒有產業的農村,難聚人氣,更談不上留住人才,農民增收路子也拓不寬。只有通過產業造血培育內生動力,才能改變農村長期所處的被輻射、被輸血的地位,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且看一根絲、一朵花串起的一條鏈。閩清縣塔莊鎮,攜手省農科院及福州等地茶企,以茶口粉絲、茉莉花為主導產業,串聯起智慧農業、茉莉花茶產業園、休閑康養等農文旅環線,實現一二三產深度融合。
見微知著,把鄉村“土特產”這3個字琢磨透,充分發揮城鄉各自的比較優勢,通過城鄉之間的產業分工、協作乃至融合,變發展勢能之差為動能之和。
推進城鄉建設一體化是基礎。這既是發展的前提,其成效也最可感知。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不只是解決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有沒有”的問題,還要重點解決“好不好”的問題。
走進莆田市涵江區洋尾村,得益于政府主導的木蘭溪全域治理和基礎設施提升,村里古荔垂柳、紅磚古厝相映成趣,停車場、游泳池、幸福堂等一應俱全,村道整潔、公交直達城區,水網交織、游人絡繹不絕。
實踐證明,加快構建全民覆蓋、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讓城鄉硬設施共建共享、軟環境同標同質,要素融通的經脈就順暢了,鄉村發展的活力就更足了。
共享美好生活,增收是硬道理。山水林田地,用得好,都是“金疙瘩”。
石獅市寶蓋鎮前園村,10多年前創造了“回批地”盤活的前園模式,村民不僅住上安置樓,還分有商鋪;2020年以后,前園模式升級為2.0版本,通過拍賣安置房產租賃權、培育商圈和智創跨境電商城,村財邁入“百萬俱樂部”。
透視鄉村,當縣域內的資源要素被調動起來后,當新業態新就業成為新常態,城鄉間產業發展的斷層正被逐漸打破,村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生活品質水漲船高。
(三)
干大事,謀長遠,切忌脫離實際。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富裕程度不算高;“共同”也不是撒胡椒面搞平均主義。這些都決定了實現城鄉共同富裕是一場接力賽,制定政策和推進實施都要遵循科學規律,盡力而為、量力而行。
盡力,強調主觀能動性;量力,注重按規律辦事。只盡力不量力,容易“解決一個問題,留下十個遺憾”;只量力不盡力,又往往錯過機會。
盡力而為,必須乘勢而上、看準了就抓緊干,拿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擔當與干勁,用好改革這一法寶,解決最突出最棘手的問題,以足夠的耐心和恒心,實打實辦好一件件事。
盡力而為,必須尊重基層首創精神,鼓勵各地實踐創新,把“人、錢、地”要素更多配置到鄉村振興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并以制度建設鋪就城鄉融合發展的新路。
量力而行,考驗的是智慧與韌勁。應立足“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找準長短板、著眼可持續,將長期規劃裁剪為階段性目標,既防止一哄而上、一種模式,也不吊高胃口、搞“過頭事”。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只要錨定目標、只爭朝夕,穩打穩扎、行而不輟,八閩大地必將城鄉同興、共富致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福州聞“風”而動 全力做好防御2025-07-07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