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雙11”電商大促將至,位于“中國蘭花之鄉”南靖的漳州劉閣蘭花有限公司里,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備貨,主播們也在緊張地練習直播話術。公司已報名各網絡銷售平臺“雙11”官方活動,90后返鄉創業青年、公司負責人劉順理告訴記者,“雙11”是電商旺銷節點,訂單量會比平時增加10倍以上,所以大家都爭分奪秒做好準備。
漳州劉閣蘭花有限公司主播在基地里做電商直播。
劉順理公司產銷火熱,得益于福建打造發展千億花卉苗木產業的氛圍。福建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大力發展花卉苗木“美麗經濟”,早在2012年就制定出臺了扶持花卉苗木產業發展的政策文件,花卉苗木產業發展迅速。近年來,福建花卉出口持續走在全國前列,其中盆栽花卉出口額更是連續十幾年保持全國第一。花卉苗木產業現已成為繼林竹產業、森林旅游之后,福建省第三個總產值超千億元的林業特色產業。數據顯示,2023年,福建省花卉苗木種植面積142.1萬畝,全產業鏈總產值達1290.8億元。
全國級別、亞洲級別花卉基地脫穎而出
“仙人掌王國”種植基地。
走進位于漳州市龍海區雙第華僑農場,這里是目前亞洲最大生態多肉植物景觀性主題植物園“仙人掌王國”,各式各樣的仙人掌、仙人球、多肉植物隨意地散落在沙地上,3000余種沙生植物蓬勃生長,極具美洲、非洲異域風情。
這個由鄉下人園藝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文鵬歷時10多年打造的植物園占地面積約100畝,一排排的溫室大棚,正是仙人掌與多肉植物的“搖籃”,年產花木約300萬株,長期為北京、上海、華南、武漢植物園及廈門植物園等提供產品。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這里的智能連棟溫室安裝有省氣象廳自主研發的智慧氣象服務系統“農氣寶”,自動采光、遮陰、循環通風及溫度調控等,智能化培育適合本地生長的仙人掌和多肉植物。
在龍巖市永定區龍潭鎮楓林村,村民嚴炳成在生態環境曾遭到破壞的礦區,設立萬花園林有限公司,建起一座座智能溫室大棚,蝴蝶蘭產業脫穎而出。短短幾年,龍潭鎮就成為全國較大的蝴蝶蘭鮮切花基地、全省最大的蝴蝶蘭生產基地。
目前,萬花園林擁有智能溫室面積達5萬平方米,年產蝴蝶蘭苗1000萬株,明年還將繼續擴建5000多平方米的智能溫室大棚,生產規模持續擴大。
據了解,“十四五”以來,福建省級財政下達資金2.03億元,支持41個縣(市、區)124家企事業單位參與實施省級花卉產業發展項目,新建溫室大棚115.4萬平方米,促進了花卉苗木種植向設施化、標準化、精細化方向發展,單位面積產出和產品品質不斷提升。花卉種植業畝均產值從2012年的2.6萬元提高到2023年的4.9萬元。
全省現有省級花卉苗木(重點)龍頭企業48家、大型花卉企業595家。目前,全省已有“漳州水仙花”、“南靖蘭花”和“連城蘭花”3個全國馳名商標,平潭水仙花、連城蘭花、沙西榕樹盆景等幾十種花卉獲得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地理標志集體商標、原產地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等。
花卉苗木新品種居全國前列
漳浦是蝴蝶蘭種苗之都,蝴蝶蘭研發繁育水平居全國第一。在漳浦臺創園的漳州鉅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獲得了145個農業農村部植物新品種權證書,是國內最大的蝴蝶蘭種苗研發企業。
蝴蝶蘭種苗培育是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的花卉種植項目,臺商黃瑞寶看好此項目,于2006年落戶漳浦臺創園,創辦公司進行培育推廣,剛開始僅有200多個蝴蝶蘭品種。公司每年投入大量經費,引進臺灣乃至世界上最先進的蝴蝶蘭研發技術,進行新品種的研發、改良。
鉅寶生物科技蝴蝶蘭種植基地。
經歷多年,鉅寶生物科技在育種方面實現了重大突破,目前,公司已培育出3000多個蝴蝶蘭新品種,其中1000多個投入量產在市場上流通,2000多個新品種在研發生產中,研發出帶香味的各色大花型蝴蝶蘭,產品深受市場歡迎。
自有種業,是花卉產業的最強“芯片”。廈門愛墾園藝有限公司與世界頂級花卉育種公司德國班納利種子公司共同投資棠潮園藝暨班納利中國育種中心,是德國班納利種子公司布局全球的第四個育種基地,也是亞洲唯一的育種基地。基地重點培育一些適合中國市場乃至整個亞洲市場的花卉新品種,尤其是研發選育出耐熱性、耐雨性、抗病性俱佳的花卉新品種。
省內科研院校還與花卉企業緊密合作,組織開展以品種創新為核心的花卉“卡脖子”技術攻關,成功研發出多個適應性強、觀賞價值高的新品種,如含笑“香妃”、三角梅“中閩1號”、蝴蝶蘭“金葉咖啡”等。
福建2018年開始實施的花卉新品種獎勵政策極大激活了花卉品種創新的積極性。“十四五”以來,全省共有344個花卉苗木品種獲得國家植物新品種權,授權數量位居全國前列。建設并認定命名中國蘭花、三角梅等10個省級特色優勢花卉種質資源庫,收集保存種質資源2046份。同時,福建有漳州市水仙花研究所國家水仙花種質資源庫等5處國家花卉種質資源庫。
“花卉+經濟”帶旺文旅小鎮
每逢周末,在龍巖漳平永福櫻花園,游客紛至沓來。近年來,以“大陸阿里山”享譽兩岸的永福鎮,深化三產融合,積極探索“茶+櫻花”旅游市場。
從2012年開始,永福鎮每年舉辦櫻花文化旅游節,并引進臺灣美食及文化節目,形成以櫻花觀賞為主的旅游休閑特色產業。今年,永福成功入選“2024旅游名鎮創新發展案例”。
“櫻花經濟”給附近鄉鎮和農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帶動了就業。永福臺品茶山櫻花園已帶動當地1.2萬戶農戶從事花卉、蔬菜生產銷售,帶動3300戶農戶從事旅行社、住宿、餐飲等旅游服務。村民呂海亮在臺品櫻花園附近開了家“新福農家樂”,主打特色農家菜和旅游團餐,這些年櫻花季帶來大量客流,讓他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在全省各地還涌現出漳州海峽花卉博覽園、廈門園林博覽苑、清流賴坊古鎮櫻花園、周寧花卉小鎮、永定楓林蝴蝶蘭小鎮等一批熱門賞花景點,花卉休閑旅游成為“全福游、有全福”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2023年全省花卉旅游產值達55.2億元,較2020年同比增長38.6%。
福建還引導企業積極開發以花卉苗木產品為原料的食用、化妝、保健等花卉衍生品,大力推動花卉產業與休閑旅游、觀光產業等融合發展,帶動鄉村全方位發展。
閩花“香飄”世界。近年來,福建大力拓展花卉苗木銷售渠道,新建和改擴建漳州花卉交易市場、漳州花卉苗木集散中心和福州建新花卉產業園等3處大型花卉交易市場,有中小型花卉交易市場60處,初步建成較為完善的覆蓋全省和連接國內外市場的花卉銷售流通體系。積極推進“互聯網+”花卉銷售模式,組織企業參加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中國花卉博覽會、舉辦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廈門國際花卉品種展等,福建花卉不僅在國內市場大放異彩,還吸引了國際買家的目光。(記者 盧金福 陳惠華 沈文棟 鐘舒云)
本文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