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咨詢公司不做專業咨詢和規劃,卻做起大腦開發、思維訓練、閱讀力訓練等業務,結果引發家長集體退費;家長被“200節特訓贈課”福利誘惑預繳大額學費,收到教育行政部門短信提醒才后悔莫及……
今年初以來,我省一些設區市陸續收到和處理多起校外培訓退費糾紛,部分糾紛因部門及時介入最終協商解決,但少數糾紛最后走上法律途徑,讓家長勞心傷神。
“3·15”來臨之際,省教育廳提醒廣大家長和學生,要理性看待校外培訓,理性選擇培訓機構,理性支付培訓費用。
選機構時要多一些心眼。在選擇校外培訓機構時,建議您留意機構是否證照齊全、是否具備校外培訓辦學資質,一次性收費是否在3個月或60課時內且不超過5000元,是否開正式發票并簽訂《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范文本)》。
要特別警惕一些機構以“多繳費有折扣”等誘導一次性繳納長時間的大額費用,或利用家長圖省事的心理讓您直接通過微信、支付寶轉賬收取學費,不開發票或者僅提供收款收據等“白條”逃避監管,避免可能出現的退費糾紛和風險。
報課程請使用一個平臺,即今年寒假期間由教育部推出的公益性“校外培訓家長端”。它是校外培訓監管平臺配套App,使用是免費的,能提供校外培訓選課、購課、銷課、繳費等服務,您在此App上選擇機構和繳納培訓費會更安全。(福建日報記者 儲白珊)
【小貼士】校外培訓家長端App使用流程
安裝
搜索安裝“校外培訓家長端”App(下載地址為“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服務綜合平臺幫助中心”或各大主流應用市場,包含蘋果、華為、小米、OPPO、VIVO等應用商店)。在“我的”頁面,使用“手機驗證碼登錄”。登錄后便可通過篩選、地圖定位等方式查找所在區域的校外培訓機構,查看所有課程的詳細信息。
選課
在“我的”頁面中找到“設置”模塊,填寫合同簽訂人信息(家長信息)和學生信息,并進行關聯。請如實填寫孩子身份信息,避免因信息錯誤導致學籍核驗失敗。目前,App可關聯多個孩子信息。
App提供合同保障。家長購買課程時,自動簽訂教育部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制定印發的《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范文本)》,合同內容自動生成,包含學員信息、課程信息、付款信息等,雙方權利義務明晰,退費辦法明確,不會被霸王條款束縛。
繳費
選好課程后,點擊“購買”便進入支付頁面。家長請先確認課程信息和關聯孩子信息無誤,并簽署《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范文本)》。訂單支付成功后,可在“我的”頁面中找到“我的訂單”模塊查看訂單詳細信息。“我的課表”模塊可記錄課時時間,方便家長查閱,如學生臨時有事,還可提前請假。
銷課
家長預付費納入專戶監管,交易資金通過監管銀行實現準確、實時的監管和結算劃撥。購課后,家長與培訓機構按照“一課一銷”規則(即完成一節課確認核銷一節課,或完成一個周期確認核銷一個周期)劃撥費用。授課完成后,平臺向家長發送確認申請,經學生家長確認同意后(若超過15個工作日未確認,則平臺視為“確認同意”),監管銀行根據平臺指令及時將該課時對應的學費從托管專戶向機構結算賬戶進行撥付。
退費
如符合與機構約定退費條件,在與機構協商一致后,可通過以下步驟發起退費申請:“我的訂單”→“擬退款訂單”→“申請退款”→“退款理由”→“提交退款申請”。一般退款可當日到賬。若機構“拒絕”退款,而家長仍需申請退款,可與機構協商一致后繼續發起退款申請;如機構對退款申請沒有及時處理,系統將在5日后自動確認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