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黨委政府確定的惠企利民政策第一時間兌現是各界關心關注的事。省財政廳在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工作中,把擴大直達資金范圍、完善直達資金管理、強化直達資金監控放在優先落實事項,精心組織、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直達資金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得到基層干部和群眾充分肯定。
直達資金機制是在疫情防控期間實施的一項特殊措施,對有效防控疫情、促進復工復產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省財政廳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工作中,不僅將這項機制常態化,而且把直達資金項目從17項增加至25項,基本涵蓋了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等方面的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資金。
為確保資金直達到位,省財政廳通過暢通分配使用管理鏈條,壓縮中間滯留時間;建立受益對象實名臺賬,對接資金供給需求;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實行穿透式監控等措施,使資金撥付快、準、嚴。截至5月底,我省25項直達資金共489.25億元已完成下達472億元,下達進度為96.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4.9個百分點。其中,直接用于就業方面的資金達7.7億元,用于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基本住房等基本民生方面的資金達312.5億元,用于相關惠企方面的資金達12.76億元。
惠企利民資金的快速直達,不僅大大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更重要的是讓基層干部和廣大群眾切身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清流縣財政局經辦城鄉義務教育補助的同志說,以往此類資金撥付都走傳統支出流程,從財政-單位-銀行撥付至少要一周時間才能形成實際工作量。通過直達機制,整個流程節省了一半以上時間。該縣實驗小學校長楊煉榮表示,學校師生切實感受到這一直達機制帶來的效果。
長汀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管理中心主任廖小明說,擴大直達資金范圍后,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資金不僅規模有較大幅度增加,而且通過直達資金監控系統,進一步強化了資金監督,提高了透明度,群眾的“保命錢”“兜底錢”更加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