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上宣布,將在福建省廈門市建立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創新基地,開展政策協調、人才培養、項目開發等領域合作。目前,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創新基地已在廈門啟動。
我省代表委員們認為,建設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創新基地,是福建和廈門肩負的重大歷史使命,也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大歷史機遇。
如何打造好這個新基地,向世界展示金磚務實合作的蓬勃前景和旺盛活力?我省代表委員紛紛“支招”。
張健:搭建常態化的金磚創新對外合作平臺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委員張健認為,要努力把金磚創新基地建成高質量落實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的重大突破性項目。
為此,張健提出四個方面的建議:
一是在國家層面建立全方位落實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的合作平臺,建立部省市聯席會議制度,更好地協調規劃布局,溝通內外聯系,解決存在問題,促進持續發展,統籌推進金磚創新基地建設工作。
二是組建“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創新基地”工作機構,并吸納金磚國家相關部門派員參與,作為核心運營主體負責金磚創新基地的統籌建設。
三是在廈門市開展面向金磚國家全方位開放的綜合改革試點,在人才引進、投資貿易便利化、互聯互通等領域進行具有金磚國家合作特點的政策制度改革試點。
四是搭建常態化的金磚創新對外合作平臺,協調重點國有銀行、政策性銀行、投融資機構等投資主體參與共建金磚新工業產業基金等投融資平臺建設,通過市場化手段支持項目建設,成立金磚基地創新聯盟,協調高校、創新機構、龍頭企業等參與,助力創新基地的可持續發展。
潘越:打造創新基地資源集聚平臺
“建設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創新基地,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具體舉措和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切實方案,也是幫助金磚國家把握新工業革命歷史機遇的有力抓手和推動金磚國家經濟繁榮發展的強勁動力。”全國人大代表,廈門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潘越表示。
潘越認為,創新基地建設應高度重視對各類資源的挖掘、吸引和利用,充分調動金磚國家的資源潛力,發揮廈門作為經濟特區的優勢條件,通過政策協調、戰略對接、項目開發等合作途徑,在數字化、工業化、創新等領域積極促進資源優化配置,實現國內資源與國際資源的有機碰撞和協調整合,竭力將創新基地打造成為國際化的資源集聚平臺。
在人力資源方面,創新金磚國家人才交流項目,培育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的高端專業人才;開拓金磚國家人才引進機制,吸引各類前沿理論專家和創新型技術人才加盟;建立金磚國家人才培養中心,調動高校、機構和企業力量,通過合作辦學等形式實現優勢學科的人才培育。
在經濟資源方面,搭建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創新基金的投融資平臺,提高投融資便利化水平;推出有利于項目建設的稅收優惠措施和產業扶持政策,吸引更多金磚國家競爭性創新產業、高新技術企業等投資落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促進各類經濟資源匯集。
黃茂興:以規則制度的開放激發金磚創新合作動力
全國人大代表、福建師范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黃茂興認為,加快形成廈門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創新基地建設成效,有利于將廈門打造成為面向金磚及“金磚+”國家市場的“橋頭堡”、投資貿易制度創新試驗區、創新創業集聚示范區,有利于福建省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更好融入國際產業大循環,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實現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建議賦予廈門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更多自主權,以規則制度的開放激發金磚創新合作動力,試點實施面向金磚國家的優惠政策,力爭把廈門打造成為金磚物流、產能、科技創新、人才、貿易、金融等交流合作中心。”黃茂興說。
同時,黃茂興還建議,支持廈門舉辦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論壇、促進金磚創新合作大賽、金磚國家創新創業大賽等賽事活動,鼓勵創建金磚國家國際創客中心,加強金磚創新基地與金磚國家現有境外經貿合作區在園區管理、信息共享、產業對接、人員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實現資源和生產要素在境內外園區間雙向流動、互動發展。推動金磚國家高校合作辦學,注重借智借力,鼓勵實施金磚國家人才在廈便利通行政策和優化管理措施,推進金磚國家職業資格國際互認。
(福建日報記者 鄭昭 林蔚 林宇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