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上新臺階 集聚新動能 開辟新空間
福建“十三五”經濟發展觀察
經濟總量連跨兩個萬億、人均GDP接近11萬元,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改革開放深入推進……
“十三五”期間,福建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打造高質量,經濟發展實現量、質雙升。展望“十四五”,邁步從頭越,一個經濟實力更強、改革開放更深入,“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將加速形成。
連續跨越 站上“新臺階”
3月2日,總投資達726億元的100個項目集中開工,福州市實現“開門紅”。過去五年,福州的經濟總量連續跨越五個千億臺階。2020年,即便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福州市仍然實現5.1%的經濟增速,成功跨越萬億元大關。
節節攀升的福州是福建發展的縮影。“十三五”期間,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經濟形勢,福建全省經濟規模接連躍上3萬億元、4萬億元兩個臺階,年均增長7.1%,持續保持東部沿海前列。
經濟總量躍升的同時,福建錨定高質量發展大力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發展質量也邁上新臺階。
“福建民營經濟發達,但長期以來,傳統產業比重偏高、產業結構偏輕等發展短板也十分明顯。”福建師范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黃茂興表示,近年來,福建省不斷優化結構,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構建。
據統計,“十三五”期間,福建省電子信息、石油化工、機械裝備制造等三大主導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4%;數字經濟增加值突破2萬億元、占GDP比重45%左右;第三產業高質量發展,占GDP比重從41.6%提高到47.5%。
近日,涵蓋閩西南地區五個地市的《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平臺建設總體方案》審議通過。根據方案,閩西南五市將啟動11個共建共享平臺建設,力爭用三年左右時間,建立一套比較完善的區域合作平臺體系,全力推動協同區經濟社會建設。
從“大念山海經”到閩東北、閩西南兩個協作區建設,“十三五”期間,福建區域協同發展也再上新臺階。
從基礎設施聯通、產業配套協作、公共資源共享和生態保護協同等方面,兩個協作區正在展開深度融合。2020年,福建省共有福州、泉州兩個城市的經濟規模突破萬億元大關,以福州都市圈為引擎的閩東北,以廈門、漳州、泉州為引擎的閩西南將迎來更大的協作發展空間。
創新驅動 集聚“新動能”
泉州晉江,有著“中國品牌之都”的美稱。近年來,以鞋服、食品等傳統制造業為特色的晉江市把創新驅動、人才強市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戰略。2020年,晉江市本級財政科技預算支出4.58億元,占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3.7%,同比增長23.2%。企業科技創新意識大大提升、創新主體高速增長。
“只有傳統企業,沒有傳統產業。”晉江市科技局局長蔣家興表示,插上科技的翅膀,傳統產業也可以是高科技企業。近幾年晉江稅源多、增長快的企業,基本都是科技研發投入高的企業。
實體經濟是發展之基,創新驅動是動力之源。近年來,福建省堅持把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第一驅動力,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持續加大創新力度、厚植優勢。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福建省實現“機器換工”約7萬臺(套);工業增加值由全國第10位躍升至第6位。
新春伊始,在上汽集團福建分公司的工廠車間內熱火朝天,一排排機器人正在流水線上加緊作業。上汽乘用車福建分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趙榮華介紹,2020年,公司共生產整車2.4萬多輛,出口額達24億元。
因交通不便、產業薄弱,寧德市曾被稱為“東部沿海黃金斷裂帶”。如今,憑借后發優勢,寧德構建起鋰電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不銹鋼新材料、銅材料等四大主導產業,2020年這四大產業集群產值實現2000多億元。寧德時代、上汽、青拓等一批“金娃娃”在此安家落戶。
以科技創新提升傳統產業,同時加速培育新經濟,優化產業結構,“十三五”期間福建省協同發力轉變發展動能。廈門的電子信息、福州的數字經濟、寧德的新能源……福建的“新”名片越來越多。全省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6200家,是2015年的3倍多。
擴大開放 開辟“新空間”
近日,“絲路海運”命名航線船舶“鴻城”輪緩緩靠泊廈門港海天碼頭,卸下約1800個空箱。這批來自南非、新加坡等國的空箱抵達廈門后,裝上本地貨物再出口到“海絲”沿線港口。
陸上有“中歐班列”,海上有“絲路海運”。福建絲路海運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南說,從2018年“絲路海運”在廈門啟航以來,呈現良好成長態勢,航線網絡、合作伙伴、品牌影響力均不斷擴大。截至2020年底,“絲路海運”聯盟成員已突破200家,命名航線達70條。在全球疫情對產業鏈、供應鏈帶來沖擊的當下,“絲路海運”航線穩外貿作用明顯,強有力的“絲路海運”港航網絡正在加快形成。
福建是我國最早實施對外開放政策的省份之一,“十三五”期間,發揮經濟特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綜合實驗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等“多區疊加”優勢,福建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東盟成為福建第一大貿易伙伴、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創新基地落戶廈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不斷走深走實;福建自貿試驗區累計推出196項全國首創舉措,開放窗口先行先試;實際使用外資、對外投資年均增長5.9%和7.4%,國際友城達115對,福建的“朋友圈”不斷擴大。
“‘十四五’期間,福建將深入推進‘絲路海運’等標志性工程,深化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提升廈門經濟特區開放水平,建設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創新基地,推進平潭綜合實驗區開放開發,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快建設開放強省。”福建省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項開來、邰曉安、董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