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接
“尼伯特”將給泉州帶來五大影響
1.強風。7日夜間泉州沿海東北風7~8級陣風9~10級;8日沿海東北風9~10級陣風11~12級,臺風中心經過風力可達陣風13~14級,陸上偏北風6~7級陣風8~9級;9日沿海偏北風9~10級陣風11~12級轉偏南風7~8級陣風9~10級,陸上旋轉風8~9級陣風10級。
2.狂浪。7日晚上到8日中午,臺灣海峽將出現1.5~2.5米的中到大浪,并逐漸增大到3.0~4.5米的大到巨浪;泉州沿海將出現1.0~2.0米的輕到中浪,并逐漸增大到2.0~3.0米的中到大浪。
3.大潮。“尼伯特”將帶來最大130厘米的風暴增水,登陸我省時(9日晨)恰逢天文高潮,泉州沿海潮位將超過警戒潮位。
4.暴雨。8日陣雨轉大雨,9日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過程雨量100~250毫米,局部超過250毫米。
5.洪水。大樟溪、晉江等江河可能出現超過警戒水位洪水。
風力爆表 細數“尼伯特”特點
1.生成時間晚。由于厄爾尼諾影響,今年西太平洋海溫偏低,西南季風和越赤道氣流偏弱,不利于臺風生成。
2.發展迅速。5日出現猛烈爆發,24小時內從熱帶風暴級別升級到超強臺風級。根據中國氣象局“熱帶氣旋等級國家標準”,熱帶氣旋按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風速劃分為:超強臺風、強臺風、臺風、強熱帶風暴、熱帶風暴、熱帶低壓六個等級,現在的“尼伯特”,已是其中最厲害的級別。
3.強度強。最強時的風力達到80米/秒,而風力表中最大的17級臺風是61.3米/秒,“尼伯特”已經達到爆表。
4.結構緊實。臺風結構對稱、臺風眼清晰,通常臺風眼越清晰代表其強度大,登陸時強度破壞力也不容小覷。
5.臺風前期移動速度快。生成后移動速度30公里/時。在剛生成時,氣象部門預計將會在我國近海受西風槽影響發生轉向,但由于它走的速度太快,本來預計要在近海與其拉幫結派的西風槽都來不及生成,于是路徑與預計發生偏轉,奔向福建而來。
此外,降雨強度大,臺灣、浙江、福建局地都有特大暴雨;影響范圍廣,臺灣、福建、浙江、江西、江蘇、上海、安徽等地都有波及。
(泉州氣象臺臺長童華君介紹)
“尼伯特”算不算登閩“最早”的?
一年中首個臺風就直奔福建,在歷史上出現的次數不多。作為今年第1號臺風,“尼伯特”生成的時間比較晚,但對福建而言,登陸時間算是早的。
海都記者從氣象部門獲悉,有氣象記錄以來,登陸我省“最早”的臺風,是2009年第3號臺風“蓮花”,于2009年6月18日生成,6月21日20時,以強熱帶風暴級別在晉江登陸。如果要算達到12級臺風強度的,那么最早登陸福建的,是2001年的第2號臺風“飛燕”,于當年6月23日在福清登陸。(海都記者 徐錫思 周楊寧 陳志堅 彭思思 陳紫玄 劉世泉 夏雨晴 通訊員 童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