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董卿接受了《人物》雜志的專訪,在文章中董卿更是首次談起了她沒有登上2018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一事。董卿從2005年開始主持春晚,連續主持了13年。即使2014年赴美深造、15年生子,董卿也沒有離開春晚舞臺。不過就在去年臨近春晚播出前,官宣的春晚主持人名單中卻沒有見到董卿的名字,這讓不少觀眾意外。
董卿談到沒有能夠主持2018年春晚,自己其實也很意外,除了意外還有些舍不得。當時也沒有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離開這個舞臺。也就是去年的春晚,她回家跟家人一起看春晚過年,度過了正常的一天。她在文中感慨稱:“我真的用盡全力了,春晚沒有出現,心里一定會有波動的,但是我還是很慶幸我做了足夠多的努力,這些努力讓你在得到的時候,覺得很踏實,然后在失去的時候,也不會有太多的遺憾。”
董卿在《人物》雜志里關于春晚的口述部分
在主持了十三年春晚之后,2018年沒有主持春晚,其實挺意外的。
除了意外,就是有些舍不得,好像還沒有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離開這個舞臺。之前也聽到了一些傳聞,因為按照我們的經驗,到一定的時候就應該會有通知要上春晚,然后也沒有得到這個通知嘛,慢慢地想到大概就是這么回事兒了吧。
有很多朋友來安慰我,大家也都是因為喜歡你嘛,就說怎么會這樣,你要在調整自己的時候,還不得不拿出很多的精力去安撫別人(笑)。
那年春節是和爸媽一起過的, 我們就全家一起在家里做的年夜飯,看了春晚,然后休息,特別正常的一天。家里的氣氛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對,因為不做春晚的那種心理上的波動在春節之前就已經慢慢過去了。
很多人說我去美國讀書是自動的一個剎車,現在想來好像冥冥中自有安排。那個時候你已經在磨煉了,內心也在翻滾,也在煎熬,但是慢慢地,你能放下恐懼和擔憂,這個恐懼是什么?說穿了,無非是你不能再站在舞臺中央的一種恐懼。你知道自己也許會走下坡路的恐懼,然后你強迫自己去做一種改變,去學習、去思考,去尋找新的方向,去為未來成為更好的自己做準備。
我現在還記得2005年是第一次主持春晚,那屆郎昆是總導演,他給我打了一個電話,就說咱們準備準備可以進組了,一定要保密啊,千萬不能告訴別人,就是父母也不能說啊。我憋了兩天以后,還是沒忍住給我媽打了一個電話,說你不能對外面說哦,現在還沒有公布。當時覺得非常幸福,似乎實現了自己的一個夢想。那個時候也是先聽到了很多傳聞,說你有可能上今年的春晚噢,心里開始暗暗的希望它的發生。到了2018年,你也是聽到了傳聞,說可能不上今年的春晚了,多有意思啊,一切都仿佛是在輪回,發生著一些相似的場景,但是內容卻大不相同。
我真的用盡全力了,春晚沒有出現,心里一定會有波動的,但是我還是很慶幸我做了足夠多的努力,這些努力讓你在得到的時候,覺得很踏實,然后在失去的時候,也不會有太多的遺憾,因為我已經全力以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