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毛飛上天》自每晚19:30分登陸浙江衛視以來,收視排名穩扎前三,收獲贊譽無數。網絡播放量破10億,豆瓣評分高達8.7分,暫列2017年國產電視劇榜首。作為被中宣部重點扶持的影視劇項目,《雞毛飛上天》自拍攝之初就引發了義烏本地人的關注,播出之后,更是憑借著精彩的劇情獲得了全國電視劇觀眾的喜愛,實現了收視口碑雙豐收!
該劇聚焦浙商群體,再現義烏人“雞毛換糖”從“資本主義尾巴”不法小商販到今日中國商業脊梁的滄桑巨變,通過時代線、事業線、感情線三條主線將義烏商人曲折又輝煌的創業歷程精彩的表現出來。
原景再現 “雞毛換糖”逼真還原
時代線上,《雞毛飛上天》的開篇便是搖著撥浪鼓,帶著百寶箱走街串巷的貨郎,傳統意義上的“雞毛換糖”便是在那個物資匱缺的年代,小商小販走南闖北走街串巷,以紅糖、草紙等低廉物品,換取居民家中的雞毛等廢品以獲取微利。
為了讓場景逼真,找到三四十年前場景感覺,劇組除了深入義烏底下的農村找景,還在橫店搭景進行拍攝,縣城的小土路、破舊的公交車站都是劇組辛辛苦苦搭建出來的。據導演余丁說:“我們所有的道具,市場賣的東西都要和那個年代相似,當地義烏人很支持拍攝,連人帶商品一塊來到拍攝現場爭取共同還原當時場景。”
隨著劇情的熱播,劇中充滿年代感的演繹,實打實的還原了改革開放初期義烏的城市面貌和百姓生活,熟悉的場景、熟悉的物件,這些都勾起了不少義烏人的回憶,尤其是劇中許多故事情節都讓老一輩義烏人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所以對年代真實的再現讓這部劇格外吸引人。
真實演繹 跌宕起伏拼創業
事業線上,該劇導演坦誠,編劇曾深入義烏當地采訪,還原了很多那一代人創業的生動案例。“第一代創業者對任何商機都非常敏感,他們能夠讓某一個不起眼的東西發揮價值,這就是他們義烏人特有的氣質”。于是就有了劇中陳江河建議伙伴用豬皮做手套,帶領鄉親用廢棄布料做拖把的故事。劇中陳江河、駱玉珠為了賺取差價,異地跑貨,頻繁去爬擁擠的綠皮火車的細節,買不到火車票就買站臺票,然后從車窗里鉆進去,四處沒有縫隙,全被行李擠得滿滿當當……
這部劇的創業經歷不像很多劇中男女一出生就含著金湯勺繼承家業,動不動幾千萬投資,合同揮手一簽就談成一筆跨界合作……該劇男主陳江河的創業之路是在什么都沒有的情況下完全靠自己一步一步拼盡全力闖出來的,所以許多創業者說在陳江河身上真實感受到了創業的辛酸,期間的起起伏伏更是令他們產生了共鳴。所以這部戲讓我們看到的不止是一個商業帝國,而是這個帝國是被怎樣一步步拼搏出來!陳江河真實感強烈的創業過程讓我們感動、讓我們辛酸、讓我們跟著他一起起起伏伏!
走心編劇 碰撞實力演技
《雞毛飛上天》中三代人的情感線索是推進故事發展的主脈絡,從陳金水撫養孤兒陳江河開始,小鎮百姓的淳樸情懷便躍然熒屏,隨后陳江河和駱玉珠志同道合的愛情選擇,陳江河和邱英杰的惺惺相惜,到下一代陳江河撫養邱英杰的女兒,并肩負起撫養教育王大山和駱玉珠兒子王旭……劇中一個個充滿人情味的故事讓這部跨越40年的商業大劇變得格外動人。據導演余丁表示,雖然《雞毛飛上天》在講述義烏的發展史,但是他更愿意將這部劇定位為一部情感劇。主人公陳江河一開始一直在自己的愛情和養父的恩情之間徘徊和猶豫,但是最終歷經自己的奮斗,達到自己做主,充分體現了人物情感的曲折和命運的起伏。
感情戲的好看離不開演員們逼真的表演,提起這部劇中兩位主演張譯和殷桃的表現,觀眾紛紛表示這才叫演技!劇中有一場兩人分隔八年后的重逢戲,張譯將這場戲表現得淋漓盡致,每個微表情,小動作,語調,呼吸都無懈可擊,沒有抱頭痛哭,沒有大段臺詞,只有默默的激動的緊張的看著女主!什么是整容般的演技——這才是!所以曲折動人的感情故事在全體主演“教科書般的演技“下深深的打動著觀眾。
熒幕上向來不乏年代劇,商戰劇,愛情劇更是多得數不勝數,可難得有這么一部劇能同時精巧融合時代、事業、愛情三種元素并將其拍的如此好看!該劇正于每晚19:30分在浙江衛視中國藍劇場傾情及搜狐視頻熱播,所以還沒看的朋友們趕緊看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