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流言稱,常吃豆腐會導致腎結石。因為豆腐中含有鈣和草酸,二者結合會形成草酸鈣從而導致結石,因此腎結石患者不能吃豆腐。
事實上,真相是這樣的:在大豆中,與結石有關的物質主要有三種:嘌呤、鈣和草酸。大豆經過不同的加工,其中與結石有關的成分會發(fā)生不同的變化,例如豆?jié){和豆腐中所含的嘌呤就很少。
豆制品對結石的影響主要是其中的草酸,而豆腐(尤其是鹵水豆腐和石膏豆腐)中的草酸含量很低,從豆腐進一步加工而來的食品(比如豆腐干)草酸含量也不會高,所以結石病人也可以吃。健康人身體對于草酸等成分有更強的處理能力,就更沒有必要擔心吃豆腐或者豆制品引發(fā)結石了。
此外,與大家認識不同的是,鈣攝入量不足反倒會增加結石風險。所以,即使是對結石風險較高的人群,依然需要攝入適當?shù)拟}。(來源:光明日報)
那么什么原因會導致腎結石,應該如何預防呢?
據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發(fā)布的文章可知,
腎臟就像是一個“蓄水池”,里面分為腎盂、腎盞兩個池子,主要功能是產生尿液,再通過輸尿管排出體內。尿液中存在多種無機鹽,比如草酸鹽、鈣離子、磷酸鹽、尿酸鹽等。如果機體的水分不足,池中的尿液也會減少,無機鹽會處于“過飽和狀態(tài)”,時間長了便會析出、沉淀,形成結晶,也就是腎結晶。
可以說,腎結晶是腎結石形成的早期階段,即結石的前身,如果不加以控制,初期晶體成分增大、聚集,可逐漸發(fā)展至肉眼可見(超聲中)的腎結石,像雜物一般填滿腎盞、腎盂,可通過b超、x線腹部平片進行檢查,相較而言,ct的準確率最高。
腎結石如何預防
除了環(huán)境、遺傳、代謝病等因素外,腎結石的最主要誘因是飲食。因此,在積極治療甲亢、高尿酸血癥、痛風、尿路梗阻、尿路感染、尿路異物等容易誘發(fā)腎結石的疾病外,最重要的預防措施是“吃好”。
維持營養(yǎng)平衡
日常飲食應維持營養(yǎng)均衡,避免過度攝入單一營養(yǎng)成分,建議多攝入水果和蔬菜,但要限制或避免攝入過多甘藍、杏仁、花生、甜菜、歐芹、菠菜、大黃、紅茶、可可粉等富含草酸的食物,尤其是草酸鹽排泄量較高的患者。
補充優(yōu)質蛋白
優(yōu)質蛋白也要吃夠,建議每天保證每千克體重0.8~1克的攝入量,同時需警惕食用過量“蛋白粉”,以免加重腎臟負擔。
多喝水
養(yǎng)成良好的飲水習慣,每日飲水最好達到2500毫升,少喝濃茶、咖啡、碳酸飲料。(來源: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