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財經大學近日舉辦的以土豆為主題的美食節引發關注,50多道菜品堪稱“土豆盛宴”。師生們在11月16日至20日5天內,吃掉了約6.5噸土豆。
5天干掉6.5噸
學校采購40噸農產品
該校精準扶貧辦公室李姓負責人11月25日告訴澎湃新聞,這些土豆系學校通過“以購代捐”方式,從對口扶貧單位四川涼山美姑縣購得。
“美姑縣地處大涼山深處,交通非常不便,農產品運出來成本太高,在市場上完全沒有競爭力。”上述負責人稱,為幫助農民銷售產品,今年10月,學校后勤服務公司前往美姑縣實地考察,從當地采購了一批農特產品,包括土豆、苦蕎米等,共計40余噸。
該校后勤服務公司老師張哲(化名)告訴澎湃新聞,學校為此舉辦了以土豆為主題的美食節,以及展銷會,希望“通過喜聞樂見的方式將師生拉入到精準扶貧的工作中來”。
5天吃掉6.5噸土豆
對學生們而言,“土豆宴”上的菜美味便宜,買上一份也意味著為扶貧出了力,算是“愛心接力”。該校一名學生稱,眾多土豆菜品中,自己最愛的是“土豆泥”,美食節期間常跟身邊同學一起去“品嘗”。
“外面土豆泥賣六元,食堂只賣三元。”該學生稱,土豆菜價格大多是1.5元/份,最貴的也只是6元/份,價格頗為實惠。
“有狼牙土豆、土豆燒牛肉等傳統菜式,也有土豆烙、土豆芝麻煎餅、土豆沙拉、土豆三明治等小吃,還有土豆大盤雞、椰蓉土豆餅、咖喱土豆泥等充滿異域風情的菜品。”該校食堂窗口負責打菜的一名阿姨告訴澎湃新聞,每天做出來的土豆菜“都能賣完”,“辣的清淡的,口味挺全,學生們愛吃”。
“美食節從16日開始到20日結束,大概吃了13000多斤土豆。”張哲告訴澎湃新聞,為了做好土豆菜品,不讓學生吃膩,食堂菜品研發小組派廚師前往有合作關系的西南民族大學食堂“取經”,甚至找到學校外的小攤販,請教“狼牙土豆”的調配方法。
據其介紹,菜品研發小組“陣容頗強”,既有在餐飲行業做了十幾年的“品質部負責人”,也有剛剛在烹飪大賽獲獎的師傅。
菜品研發小組負責人朱師傅稱,此次美食節推出的五十多個土豆菜品,均是廚師們自己通過口味、形態、烹飪方式的改變來推陳出新,“整個申報、準備、研發大概花了一周時間”。“我們經常組織廚師前往其他高校或飯店學習、交流。之前食堂也推出過二十四個節氣相對應的菜品,讓農產品與節氣、養生相結合。”朱師傅說。
“以購代捐”幫農民脫貧
張哲說,除了“土豆宴”,西南財經大學還辦了一場“美姑縣農產品”展銷會,現場“火爆”,所有產品銷售一空,包括4000斤土豆、600斤核桃、300斤苦蕎米、500斤苦蕎面等。
“展銷會結束后,學校在食堂留了一個窗口繼續銷售農產品,賣得很好,都預定完了。”該校精準扶貧辦公室負責人李老師接受采訪時稱,學校購買美姑縣農產品的價格“略高于市場價”。
“美姑縣極度貧困,沒有其他收入來源,種些土豆、白菜、蘿卜、核桃、花椒,地理環境也種不出其他什么高價值產品,這次‘以購代捐’基本上把當地現有的農產品都買完了,這些舉措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使當地農戶增收。”
據其介紹,通過“以購代捐”幫助當地脫貧外,西南財大也在幫助種植戶進行電商平臺建設和相應的培訓,讓他們自己逐漸找到銷售渠道。李老師稱,類似幫扶將持續至2020年。
事實上,四川高校近年來在“精準扶貧”方面花了不少心思,此前四川大學也曾推出“土豆宴”,幫助大涼山地區農民解決土豆銷售問題。據人民網11月5日報道,四川省高校后勤農副產品采購聯盟在成都成立,該聯盟系四川省高校后勤協會受教育廳委托發起,將組織高校定向采購貧困地區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