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世紀佳緣網、百合網的線下一對一紅娘服務也多次被用戶投訴。今年7月,有報道稱一女子花30萬元在世紀佳緣線下店找對象,結果打了水漂。
邱寶昌告訴法治周末記者,目前婚戀網站和婚戀線下服務門店的消費者經常會卷入法律糾紛中,這是因為婚戀服務和其他商品服務不同,由于涉及的是“人”,摻雜了各種不同的情感、標準等因素,當用戶投入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的費用而沒有找到合適的對象后,很有可能就會產生糾紛。
不僅如此,邱寶昌還坦言,目前線下的婚戀服務行業“有點亂”,也是導致糾紛頻發的重要原因。
“首先,不負責任的宣傳存在于整個行業中。明明這些機構無權審查用戶的個人資料,無法保證用戶提供資料的真實性,但紅娘在拉攏會員時偏偏要作出各種保證;其次,整個行業存在價格不透明的情況,紅娘往往報價隨意,什么樣的價格對應什么樣的服務內容,都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還有就是紅娘流動性太大,有的用戶在成為會員前后短短一段時間內,會更換多次紅娘,服務上容易出現斷裂。”邱寶昌告訴法治周末記者。
而有行業人士認為,線下婚戀服務行業亂象叢生的背后,是婚戀網站瘋狂擴張線下業務的野心。
世紀佳緣CEO吳琳光曾公開表示,一對一紅娘業務已經成為世紀佳緣業務增長的主力軍之一。世紀佳緣去年年度財報里,一對一紅娘服務的整年凈收入為人民幣2.615億元,較前年大幅度增長。
“前幾年,婚戀網站全都在培植線上用戶,但很顯然,線上的增值服務并不能給企業帶來大筆收入,因為國內的用戶在婚戀問題上較為謹慎,不愿為網絡紅娘服務花什么錢,但線下服務卻能讓大量用戶付費。相比較而言,線下會員活動能為公司帶來更可觀的收益。”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法治周末記者,目前婚戀網站轉型線下的步伐走得很快,大力發展會員才是當務之急,因此才會對部分問題采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