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余火仍在蔓延
隨著滴滴對于專車補貼力度的下降,優步、易到用車等也跟風,開始降低補貼力度。但是目前看來,補貼力度較高的是易到用車。
近期,有媒體爆出,因為易到用車補貼過高,易到用車的虧損逐漸擴大。網傳的一份易到用車經營文件顯示,今年5月易到每單均凈虧損為37元,若根據易到6月對外宣稱的“日均訂單達100萬單”來計算,易到今年第二季度日均虧損額最高可能達到3700萬元。
對上述文件中顯示的數據,易到用車相關負責人表示并不真實。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其表示,這“純系謠言”。
其表示,首先易到用車內部根本沒有此類經營文件,“懷疑為競爭對手偽造意圖抹黑易到”。其次,新聞中援引的文件有錯漏,易到用車三季度以后的補貼并沒有降低,生態充返力度只大不小,成本一直是100% 甚至150% 來回饋用戶。其表示,針對近期競爭對手持續的惡意攻擊,易到用車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公開資料顯示,去年10月,樂視正式簽署對易到的股權投資協議。交易完成后,樂視以7億美元投資獲得易到用車70% 的股權,樂視成為易到用車的控股股東。
之后,樂視試圖通過補貼,提升易到用車的市場份額,其推出了“充100送100”活動 ( 于今年6月30日結束 ) 和現金充值送樂視手機、樂視電視等活動,以此獲得更多司機和用戶。
“易到用車需要獲得更多的活躍用戶,補貼則是最簡單粗暴、最有效的方法。”易觀智庫分析師張旭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目前無法確認易到用車現在因為補貼而虧損的數字,但近期易到用車燒錢很猛是事實。
唐欣認為,對于市場份額距離領頭羊仍然很遠的易到用車而言,要想出頭,就必須通過大量補貼形成規模化。從社會角度來講,這些補貼畢竟還是服務了用戶,只要易到用車能夠有效監控刷單行為,補貼就有利于其市場擴張。
后補貼時代尋找新增長點是關鍵
隨著滴滴合并優步中國,之前愈演愈烈的補貼大戰已經明顯收斂,不久前滴滴順風車、人民優步都已經宣布上調價格。在業內人士看來,網約車應該趁此機會積極尋找新的利益增長點或者變現模式。
一名優步司機向記者透露,從中秋節當天開始,人民優步每單里程費已經從1.5元/公里提升到了1.8元/公里,時長費也從0.25元/分鐘提到了0.35元/分鐘。而易到也從下半年開始改變之前單純的現金充值返現的模式,在返還力度沒有明顯減小的情況下,引入了樂視旗下的生態產品,相當于將易到變成像樂視電視、手機類似的引流入口。
這的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各專車平臺的訂單量。據易觀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優步月活用戶數減少超過74萬人,跌幅近5%。
另一方面,雖然部委對網約車的合法身份做出背書進而推出了網約車新政,但記者發現,在交通運輸部發布的網約車新政將網約車的數量限制和定價權交由地方政府,提出可以由地方政府根據自身情況約定。這為地方實施細則留出了數量管控和價格指導的可能性。
有業內人士認為,由于地方政府與各地出租車利益集團關系更為緊密,很有可能“架空”新政,導致新政從網約車的“嫁衣”變“大棒”。
“值得人注意的是,地方上傳統出租車和網約車之間的博弈,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網約車的營收。”唐欣明確表示。但互聯網分析師王如晨認為,滴滴、Uber的合并會降低營銷成本,抵消上述的營收影響。不過網約車平臺應該積極尋找新的利益增長點或者變現模式,比如圍繞汽車的社會化服務將流量變現,或者進行品類的擴張。
公開資料顯示,滴滴近期除了布局租車領域之外,還在各地與出租車企業達成了戰略合作。
其實,滴滴與出租車公司的合作早在今年5月就有所體現,比如南京中北的士、江南出租車公司等出租車企業。截至目前為止,滴滴已經和全國十多個城市的近五十家出租車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南京市出租車行業協會會長凌強表示,在保證合理公平競爭的前提下,出租車愿意和網約車一起融合發展:“把前面不正當因素排除掉以后,也可以向著一個良好的關系發展。”這也能緩解目前出租車與網約車平臺“相愛相殺”的局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