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新能源高端品牌ARCFOX首車在江蘇鎮江下線后一周,不遠處的上海臨港新區迎來了國產特斯拉Model 3的正式交付。7年穩坐中國純電動車銷量冠軍的自主品牌遇到國外行業巨頭,讓不少小伙伴都搬出小板凳等著看今年新能源車市場里的“好戲”。
“特斯拉進入中國,行業里都把它認為是一個非常大的競爭對手,更主要的是以后高端產品競爭會更大,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16日晚的2020北汽新能源全球伙伴大會上,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馬仿列正面回應。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獲悉,北汽新能源圍繞ARCFOX品牌的核心產品打造了一款車,所有對標的指標都是特斯拉,很快將亮相。
ARCFOX出自北汽與麥格納合作的江蘇鎮江高端智造基地。麥格納是全球排名前三的零部件供應商,擁有百年整車研發和制造經驗,代工多個國際大牌。“與奔馳、麥格納、華為等世界級的企業聯手打造高端品牌,我們認為是有競爭力的。”馬仿列說。據透露,ARCFOX很多智能化、自動駕駛等車輛方面的技術,都是嫁接和借用華為的技術,“華為有百八十號人跟北汽新能源的研發團隊是在藍谷聯合辦公,在開發ARCFOX。”
不過,在行業人士看來,特斯拉的加入其實也在“幫助”國內車企把整個“蛋糕”做大。北汽新能源黨委副書記、新聞發言人連慶鋒解釋,特斯拉的到來也是一個很大的機會:“我們的對手是燃油車,而不是其他的電動車品牌,蛋糕一做大,就將迎來改變。”
近期特斯拉股價大漲,國內上游供應商也因此沾光,主動“揭露”與特斯拉的關系。此前,供應商之一的旭升股份就發布公告稱,特斯拉為該公司第一大客戶,截至2019年半年度,公司對特斯拉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為52.09%。近期包括該公司在內的多支A股市場里的特斯拉概念股都繼續上漲。
“特斯拉也能給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賦能,包括產業鏈體系。”連慶鋒說,產業鏈上下游的薄弱恰恰也成為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國新能源車企的“成長瓶頸”。
成立于2009年底的北汽新能源恰好剛走過10年。馬仿列昨天也發布了北汽新能源“2029計劃”:構建數字化研發能力,豐富電動化與智能網聯化深度融合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型譜,打造AI工廠、實現C2M的個性化生產;構建鋰離子電池、固態電池、燃料電池 “三位一體”的能源驅動系統和多元化能源體系;基于5G/6G構建采集、通信、數據、分析一體化的車-路-云大數據管理中心;構建線上線下、體驗交付一體化的無縫隙全新營銷網絡體系;建成車與車、車與能源網互通互聯的智慧能源生態體系。
特斯拉上海工廠投產的這一年,趕上了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10年來第一次負增長。在補貼大退坡等多重因素影響下,行業迎來“拐點”。不過,寒冬時刻恰好可以考驗各家新能源車性能與水準,在優勝劣汰中加快自主品牌新能源車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