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黑五”網購破記錄。據市場研究公司Adobe Analytics最新數據,“黑五”當日全美網購銷售額達74億美元(約520.28億人民幣),不僅成為黑色星期五有史以來銷售額最高的一天,僅次于去年“網購星期一”的79億美元,也成為美國有史以來在線收入第二高的一天。消費者的平均訂單價值為168美元,同比增長近6%,也創下了黑色星期五的新紀錄。
不過,相比之下,美國實體店銷售業績則出現下滑。ShopperTrak數據顯示,感恩節和“黑五”兩天,實體店總銷售額較去年下降3%。分析公司RetailNext的初步數據則顯示,黑色星期五當天實體店凈銷售下降1.6%,該公司稱下滑幅度較往年放緩。
與此相比,據雙11實時交易數據顯示,11日24時,2019年天貓雙十一交易額最終定格在2684億,再次刷新雙十一交易額記錄。當日00:05:25,2019天貓雙11全球成交額就突破300億元。這意味著,今年美國“黑五”的網購銷售額達到“雙11”的五分之一。
ShopperTrak全球零售咨詢高級主管Brian Field表示,傳統的實體店購物模式不僅受到網上購物的影響,還受到“網上下單,到店提貨”等服務的影響,后者是一個不斷增長的購物類別,不包括在黑色星期五實體店客流數據內。
“今年有39%線上交易是透過智慧型手機進行,比去年增長了21%,此數據是根據全美百大線上零售商店中的80家交易得出。”奧多比分析公司研究部門“奧多比數位透視”(Adobe Digital Insights)首席分析師希萊納(Taylor Schreiner)表示,隨著圣誕節來臨,消費者越來越偏好線上消費,而非排隊等候。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宋國友認為,新出爐的“黑五”消費數據總體符合預期,但并不是“特別醒目”。“從美國經濟增速看,第三季度修正值為2.1%,不是特別搶眼。而且在貿易和全球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增加、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下,美國企業正在削減投資和庫存。這些因素使得民眾消費信心、消費動力依然不足。”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則表示,現在的“黑五”數據已不能完全說明美國人的經濟需求與消費能力,其購物方式日益多元,比如非洲裔和低收入群體不愿使用網購,而去便宜的商店),消費習慣與中國也很不一樣,比如美國人喜歡囤積式采購,導致購物高潮之后往往有較長時期低潮。“而且美國處在由傳統的消費模式慢慢轉向網購等更多選擇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