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5 - 16:45 CEO 圓桌12
互聯網的未來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孔雀1 廳)
(僅限受邀代表)
主持人
- 中澤嘉盟投資基金董事長吳鷹
特邀嘉賓
- 領英聯合創始人Allen BLUE
- 京東金融CEO 陳生強
-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
- 臺灣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德音
- 百度總裁張亞勤
15:15 - 16:45 女性圓桌13
她力量:共建共享美好世界
(BFA 大酒店二層云亭)
15:15 - 16:45 CEO 圓桌14
“一帶一路”與健康產業發展
(東嶼島大酒店依永廳、長言廳)
16:30 - 17:00 茶歇
17:00 - 18:15 分論壇20
美國經濟的結構性挑戰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A)
- 特朗普總統的目標,是將美國經濟增速提至4%。從勞動生產率、人口、投資三個方面,美國經濟具備4%持續增長的潛力嗎?
- 減稅計劃能否起到經濟學者所預期的作用?
- 美國制造業的成本、優勢與挑戰
- 美國與全球化
- 美元、美聯儲與世界經濟
主持人
- 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總干事、《財經》雜志總編輯王波明
討論嘉賓
- 美國商會執行副會長Myron BRILLIANT
-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
-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
- Plymouth Rock 保險董事長、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前主席Jim STONE
- IMF 前副總裁、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
17:00 - 18:15 分論壇21
共享經濟:從“資本風口”到商業的本質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B)
- 從居住、汽車、單車、聯合辦公到雨傘、充電寶、籃球、馬扎、跑步倉、家居,共享經濟的業態層出不窮,失敗與成功兼而有之,真共享、偽共享兼而有之。共享經濟的邊界在哪里?底線在哪里?共享經濟是否已經偏離了初衷和本義?
- 作為一種新事物,共享經濟在一定程度上顛覆了人們對商業的認知。它可以顛覆商業的本質和規律嗎?
- 從資本的風口,到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成功的共享經濟案例有哪些經驗可以“共享”給后來者?
主持人
- 貝都因傳播機構創始人路彬彬
討論嘉賓
- 小豬短租CEO、聯合創始人陳馳
- 滴滴首席發展官李建華
- 馬蜂窩旅游網聯合創始人、COO 呂剛
- VIPKID 創始人兼CEO 米雯娟
- 車好多集團CEO 楊浩涌
17:00 - 18:15 分論壇22
大宗商品“新周期”?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C)
- 從2016 年起的復蘇,到2017 年上半年的強勁行情,樂觀人士認為,大宗商品已經步入新的上升周期。
- 世界經濟普遍回暖、特朗普萬億基建計劃、以去產能為突出特征的中國供給側改革、強力度的環保風暴,是否支撐這一判斷?
- 美聯儲縮表、加息,主要央行相繼收緊貨幣政策,如何影響大宗商品走勢?大宗商品的金融屬性更加強化了嗎?
- 如何避免因大宗商品行情“超前”、“透支”,損害處于中下游的實體經濟和消費?
主持人
- 金融時報首席記者Henny Sender
討論嘉賓
- 中國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
- 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德榮
- 澳大利亞FMG 首席執行官Elizabeth Gaines
-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董事、總經理國文清
- 歐亞資源CEO Benedikt SOBOTKA
- Xcoal 創始人、CEO Ernie THRASHER
-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董事長、俄羅斯聯邦與天然氣出口國家論壇合作事務
總統特別代表祖布科夫
17:00 - 18:15 電視辯論4
中國城鎮化的“城市群”模式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D)
- 2013 年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把城市群作為城鎮化的主體形態,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合理分工、功能互補、協同發展。
- 中國城鎮化道路選擇,經歷了哪些認識上的變化和實踐探索?為何最終選擇了“城市群”模式?
- 全球和亞洲范圍內,哪些國家在城市化過程中選擇了“城市群”模式?有哪些經驗、教訓?
- 城市群模式,需要破除哪些認識和實踐上的誤區?在體制機制改革、精細規劃、深度合作、環境保護、文化融合等方面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主持人
-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陳偉鴻
討論嘉賓
- 亞行副行長Stephen GROFF
-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理事長、首席經濟學家李鐵
- 日本前總務大臣增田寬也
- 南荷蘭省省長Jaap SMIT
- 保利集團董事長徐念沙
18:00 - 19:30 CEO 圓桌15
中日企業家對話
(東嶼島大酒店和聲廳)
(僅限受邀代表)
19:30 - 21:30 “博鰲之夜”主題晚宴會暨文藝演出3
致敬與傳承
(國際會議中心BFA 主會場)
(僅限受邀代表)
18:30 - 20:30 自助晚餐
(BFA 大酒店一層亞細亞、怡景西餐廳)
18:45 - 19:45 公益之夜主題酒會
珍“犀”自然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廳A)
- 千年來,犀牛在中國民間文化中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它們曾廣泛地漫步于亞洲和非洲地區,而如今野生犀牛已日漸珍稀,亟待保護。在珍“犀”自然公益之夜和我們一起探訪犀牛的非洲故鄉,保護犀牛的核心戰場,邂逅世界上最后一頭北方白犀牛,開始一場與自然和生命的對話。
特邀嘉賓
- 演員江一燕
4 月11 日(星期三)
09:00 - 10:15 分論壇23
讓人工智能“落地”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A)
- 伴隨AI(人工智能)、BigData(大數據)、Cloud Computing(云計算),即“ABC時代”的到來,IT 產業進入智能時代,而人工智能則成為整個智能時代的核心。
- 人工智能不是第一次成為熱門。但歷史上的熱度,始終未能擺脫最終遇冷、無果而終的結局,而其失敗之關鍵,在于未能落地,實現大規模商用。
- 本輪人工智能的熱度空前,技術基礎也遠較此前厚實。但是,回到“落地”這個老難題,本輪人工智能可以不蹈歷史的覆轍嗎?
主持人
- aNewDomin.net 聯合創始人、美國暢銷書作家Gina SMITH
討論嘉賓
-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
- 臺積電CEO 劉德音
-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
- 三星電子高級副總裁SHIM Eun Soo
- 英國Medopad CEO、創始人Dan VAHDAT
- 百度高級副總裁朱光
09:00 - 10:15 分論壇24
貨幣政策的正常化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B)
- 主要發達經濟體正陸續退出擴張、回歸貨幣政策的常態,全球流動性收緊。經濟的表現和通脹壓力是否支撐央行政策的這種方向性變化?還是出于對非常規貨幣政策實際效果的不確定和對潛在風險的憂慮?
- 歷史經驗表明,貨幣政策收緊,往往伴隨風險,時點、節奏、力度至為關鍵。這方面有哪些成功和失敗的案例?貨幣政策的正常化之路該怎么走?
- 發達國家貨幣政策的調整,對新興市場的外溢效應尤為明顯。作為發達經濟體與新興經濟體共商全球經濟治理的主要平臺,G20 在貨幣政策協調上可以發揮怎樣的作用?
主持人
- 彭博總編輯John MICKLETHWAIT
討論嘉賓
- 日本央行前副行長巖田一政
- 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理事長、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校長李劍閣
- 澳大利亞AMP 首席執行官Craig MELLER
- Plymouth Rock 保險董事長、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前主席Jim STONE
-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
09:00 - 10:15 電視辯論5
國企改革:市場融合開放發展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D)
- 十九大報告確定了新時代國企國資改革發展方向、目標、要求,具體將從哪些方面予以落實?
- “以管資本為主”對于國資監管層面、企業運行層面意味著有什么變化?是否更有利于國有企業成為獨立市場主體?
- 當前推進混改的思路是怎樣的?有哪些重點難點問題?外資企業的機會再哪里?
- 個別國家在外資準入時對國有企業給予“特殊照顧”,是否會對國有企業國際化經營帶來負面影響?如何化解這種疑慮?
- 國企改革發展和國資監管有其自身規律,但每個國家都會有獨特之處。中國國資監管模式和國企改革路徑,特色體現在哪些方面?
主持人
-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陳偉鴻
討論嘉賓
- 波士頓咨詢公司(BCG)全球主席Hans-Paul Bürkner
- 歐洲智囊團(Notre Europe)榮譽主席、世界貿易組織前總干事拉米
- 招商局集團董事長李建紅
- 正大集團資深副董事長謝炳
- 國資委主任肖亞慶
-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
09:00 - 11:00 兩岸企業家圓桌16
新時期擴大兩岸經濟合作的路徑與方向
(東嶼島大酒店和聲廳)
- 今年是大陸改革開放40 周年,大陸正在建設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開放體系,著力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提高國際競爭力,更好地利用全球資源和市場。其中存在眾多良好發展機遇,臺商如何率先分享大陸的發展機遇?
- 當前,大陸正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促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新動能,推動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新時期,臺商應該如何確定在大陸發展的策略?
- 新時期如何加強兩岸經濟合作,其思路與具體建議是什么?
共同主持人
- 大陸方面: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會長陳德銘
- 臺灣方面: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最高顧問錢復
09:30 - 11:30 CEO 圓桌17
區塊鏈:理念、技術與應用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孔雀1 廳)
10:15 - 10:45 茶歇
10:45 - 12:00 分論壇25
新零售:新概念,還是新趨勢?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A)
- 電商時代的到來,是互聯網技術將傳統零售搬到線上,形成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隨著電商模式的成熟,電商購物同樣開始遭遇前所未有的一些痛點和問題,無論是流量成長,還是存量用戶的轉化,都面臨瓶頸。
- 馬云提出,純電商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十年是新零售的時代。而新零售時代,是通過新技術來改造傳統電商,并形成另外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 新零售,需要解決電商購物的哪些痛點?在技術應用、商業邏輯、用戶體驗等方面“新”在哪里?如何有別于傳統零售?
主持人
- 北京正安康健醫藥有限公司董事長梁冬
討論嘉賓
- 波士頓咨詢公司(BCG)全球主席Hans-Paul Bürkner
- 國美零售控股有限公司執委會主席、國美零售服務總裁何陽青
- 凱德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Lim Ming Yan
- 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研究員吳伯凡
- 大龍網CEO 易青
- 花點時間創始人朱月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