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一年半,萬科與寶能之爭的火光似乎再度燃起。
昨日,萬科獨董劉姝威在其公號中發表了一封《給證監會并劉士余主席的信》(萬科獨董劉姝威致信證監會),信中稱寶能旗下鉅盛華違規通過資管計劃持有萬科股份,不應延期持有。隨后寶能也發布澄清公告,稱將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進行投資(早盤萬科A大跌超4%)。
爭端再起,各說各話
劉姝威在信中寫到,鉅盛華在2015年通過9個資產管理計劃合計持有萬科股份的10.34%,9個資產管理計劃的杠桿均為2倍,其中,7個資產管理計劃已經于2017年11月和12月到期,這7個資產管理計劃合計持有萬科股份的6.89%。
劉姝威直言,根據2016年7月18日起施行的《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運作管理暫行規定》第四條第四項、第十四條第三項、第十六條第二項,鉅盛華已經到期的7個資產管理計劃應當予以清盤,不得續期。
面對這樣的質疑,寶能系的回應似乎并沒有打算有所退讓。》》》劉姝威痛訴鉅盛華內幕:寶能系在萬科還能待得住嗎?
寶能回應稱,7個資管計劃已于2017年11月份和12月份分別到期,“經過與相關方充分溝通協商,各方已就本公司作為委托人的9個資管計劃分別簽署了補充協議,就延長前述資管計劃清算期相關事項做出了約定。”但補充協議的具體內容,寶能并沒有對外說明。
“寶萬之爭”始于2015年。萬科A在深交所2015年11月20日發布的公告顯示,鉅盛華在當年7月和8月通過深交所系統集中競價交易和大宗交易、融資融券的方式以及收益互換的方式,大量持有萬科A股股票,隨后在2015年10月鉅盛華又多次買入萬科。
寶能系頻頻舉牌,讓萬科高管感到不安與反感。2016年7月,萬科列出12個疑點舉報寶能相關資管計劃違規,將“寶萬之爭”推向高潮。隨后,證監會等相關監管部門稱“該管的一定會管”。
而在去年,證監會主席劉士余講話中稱“反對野蠻人強盜式收購”,在業內人士看來就是指的類似事件。銀監會主席郭樹清則將矛頭直指金融的通道業務,并嚴厲打擊“牛欄關貓”的現象。
退與不退,是個問題
劉姝威在信中表示,萬科是A股市場的藍籌股,是機構投資者和中小投資者爭相購買的股票。鉅盛華違規持有萬科6.88%的股份,損害了廣大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有業內人士認為,若是寶能系當下退出,可能將會引起萬科股價的震動。而昨日劉姝威公開信一經曝出,萬科股價就出現了下降。截至昨天收盤,萬科A股價下跌至36.36元,跌幅高達5.73%。
“如果寶能系所持有的6%以上的股份全部賣出,則可能引發股價巨大震動。”業內人士表示,一般來講,資管計劃的退出都有較為詳盡的退出路徑,極少直接以賣出股票的形式來實現資金的兌付。
不過,也有人認為,自2015年至今,寶能系投資已經賺得盆滿缽滿,尤其是前一段時間萬科等股價連連上漲,也到了應該退出的時候。
該人士計算道,按照萬科在2016年質疑寶能系舉牌時的說法,鉅盛華9個高杠桿的資管計劃平均持股成本為18.89元,如果按照7%的利率加計融資成本,持倉成本約為19.83元。而在去年底7個資管計劃到期時,萬科股價保持在31元左右,也就是說,這7個資產計劃中所持股份在去年底到期時,寶能系通過股價升值就已經賺了超過70億元。(北京晨報記者 姜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