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馬已兩年多的蘇榮,昨天首度在中央紀委、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專題片《永遠在路上》播出的第四集《利劍出鞘》中亮相。(視頻點擊)
今年7月13日,全國政協原副主席蘇榮因涉嫌受賄、濫用職權、巨額財產來源不明被移送山東省濟南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現尚未進入庭審環節。
專題片首度披露了大量蘇榮家族式腐敗細節。蘇榮在鏡頭前稱“我家 于姐 成了江西權錢交易的代名詞”,甚至不敢看家風節目。
兩次選舉大幅丟票成案發線索
蘇榮是十八大后第一個因貪腐落馬的副國級官員。
負責巡視江西的中央巡視組巡視專員、中央巡視組副組長寧延令在片中披露,蘇榮的案發,源自一個耐人尋味的信息。
據介紹,巡視組巡視中接到反映說,在前不久江西的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選舉會上,蘇榮丟了將近50票,得票倒數第一;在其后全國人大代表的選舉中,蘇榮又丟了將近70票,得票數為倒數第二。
“作為一個省委書記,丟這么多票,顯然就是說,當時一些干部、一些代表已經對他的意見很大了。”寧延令說。
據披露,在其后的巡視中,陸續有更多人向巡視組反映蘇榮在江西主政的各種問題,尤其是反映蘇榮的家人、親戚在江西插手工程建設,插手干部人事,收受錢財的問題非常突出。經中央紀委調查,很多問題被查證屬實。
妻子“于姐”成權錢交易代名詞
2014年6月14日,中央紀委通報了對蘇榮進行調查的消息。其后,媒體陸續爆出蘇榮的妻子“于姐”在江西收受賄賂的消息。
在昨天的專題片中,落馬后的蘇榮首次亮相,并證實了坊間說法。
據中央紀委辦案人員介紹,蘇榮案屬于非常典型的“家族式腐敗”,共有10多名親屬涉案,他的妻子、兒子、女兒、弟弟乃至各種遠房親戚,很多人都曾經利用他的權力為人辦事,收受好處,“蘇榮他自己講,他是全家腐敗窩案的掌門人”。
而在蘇榮落馬前的春節,中央電視臺正在播放《家風是什么》的節目。
回憶起這檔節目,蘇榮的直接反應竟是“不敢看”。“我家 于姐 成了江西權錢交易的代名詞,家教上我是一個不稱職的父親,不稱職的丈夫,我本人出問題,老婆變得貪婪無度,收斂錢財不擇手段,兒子利用我的職權影響受賄數額巨大,顯然是你蘇榮本身的問題,把家庭帶壞的。”蘇榮自述道。
據披露,蘇榮的妻子于麗芳在當地被稱為“于姐”,很多人反映她在當地擅權干政,影響惡劣。江西景德鎮是有名的瓷都,于麗芳非常喜歡瓷器,為托她辦事,不少人投其所好,買來各種名貴瓷器上門送禮,于麗芳來者不拒,甚至主動索要。
兒子稱蘇榮主動為其引薦朋友
最具看點的是,蘇榮的兒子蘇鐵志也在專題片中出鏡。
同樣已被調查的蘇鐵志分析父親成為“全家腐敗窩案的掌門人”的原因,稱“他也感覺是最后一屆了”。
蘇鐵志介紹,此前蘇榮在青海、甘肅等地任職,并不會把下屬介紹給家人認識,到了江西之后,蘇榮開始把圈子內的一些朋友介紹給他認識。
此后,蘇鐵志通過這些官員幫朋友拿項目,從中收取巨額好處費。
這一說法同中央紀委辦案發現相一致:蘇榮在青海和甘肅擔任省委書記期間的問題大多是小問題,而到江西后開始無所顧忌、大肆貪腐。
對此,蘇榮反思稱:這不僅毀掉了自己,也坑了老婆,害了兒子,將全家帶上經濟犯罪的深淵。“他們如果不是書記的老婆,書記的兒子,沒有我這個省委書記,什么都干不成,不會出現這個問題。”
不按蘇榮指示辦就遭到打擊報復
專題片披露,蘇榮案中第一個查實的線索,是南昌鋼鐵集團改制過程中資產賤賣的問題。蘇榮指示省國資委必須選擇某一家特定企業為合作對象,又硬性要求降低國有資產評估價格,賤賣給這家企業,造成國有資產流失接近10億元。其背后是“于姐”和女兒收受了這家企業的巨額好處費。
江西省國資委原主任李天鷗介紹,當時冶金集團一個董事長堅持原則,反映這種做法會造成國有資產流失,但馬上遭到蘇榮的打擊報復———這位董事長即將提任國資委黨委書記、副主任的任命被蘇榮擱置。
江西省紀委書記周澤民說,“于姐”在深圳做手術住院,江西有一批干部紛紛坐著飛機、帶著禮金去深圳探望,拿了好處后蘇榮就兌現相應的位置,這種“賣官鬻爵”導致地方政治生態的破壞。
經中央紀委查處發現,蘇榮主政期間,江西省成為腐敗高發的省份之一。2013年以來,被查處的陳安眾、姚木根、趙智勇等副省級干部及多名廳級干部,嚴重違紀乃至違法犯罪行為多發生在蘇榮主政期間,普遍存在給蘇榮送錢送物的問題。
濟南市人民檢察院起訴書指控:被告人蘇榮利用擔任中共青海省委書記、中共甘肅省委書記、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中共江西省委書記等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巨額財物;濫用職權,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情節特別嚴重;被告人蘇榮及其家庭財產、支出明顯超過合法收入,差額特別巨大,且不能說明來源,依法應當以受賄罪、濫用職權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追究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