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
1、形態和結構
10月17號晚23點,海馬在廣東汕頭東南約2000公里。它張牙舞爪,一副大哥大的樣子。
海馬的確是大哥大。它該大的地方大--云系直徑1000公里以上,風圈巨大,但該小的地方也小--核心緊縮精致,范圍很小。大家都知道,核心越小越緊越容易加強,核心越大越散越難加強。
AMSU的掃描顯示,海馬的核心深對流細小精致,而莎莉嘉的大而松散
2、強度
正因為此,海馬今天迅速加強,目前已經是17級超強臺風。未來兩天,海馬還將進入菲律賓以東更暖的海區,最大風力將超過17級。
3、路徑
因為海馬足夠強足夠大,它已經可以沖斷副高,副高一斷,海馬就會急轉彎。
10月17號、21號臺風和副高位置變化圖,可見海馬撞斷了副高,在21號開始急轉彎。
所以海馬的趨勢已經確定:18號-20號上午一直往西走,進南海;20-21號急轉彎,登陸我國(或先登陸我國再急轉彎),22-23號在我國境內往東北方向走,從江浙滬一帶出海。
4、登陸點、對南方的影響
因為海馬和副高之間的作用非常微妙,所以這個急轉彎的角度、位置目前還很難搞定,登陸點目前只能說在珠海--廈門之間,最大可能是粵東。
海馬是個非常龐大的臺風,因此它的影響范圍會非常大,不僅有南方,而且有北方。對南方而言,21號,海馬將給登陸點附近帶去狂風暴雨;22-23號,隨著海馬東北移,福建、江浙滬都會陸續迎來暴雨。江浙滬的周末可能會在陰雨低溫中度過。
5、對北方的影響
海馬對北方的影響也值得一說,最主要有兩點,一是誘發冷空氣緩解霧霾,二是帶來一場秋雨。這幾天京津冀最近飽受霧霾困擾,尤其是北京。今天北京的好空氣只是暫時的,明天霧霾還會再來。這是因為副高強勢,西風帶波動小,冷空氣下不來。而正是海馬的到來,讓副高暫時退位,讓西風帶有了一個大波動,把冷空氣吸了下來。所以在海馬登陸前后,也就是20-21號,京津冀的霧霾有望得到真正的緩解,并且要管一個星期。
四、海馬之后
本周日之后,海馬的影響就結束了。種種跡象表面,不服輸的副熱帶高壓又會卷土重來,強勢控制臺灣、福建和整個華南。冷空氣就像一個遙遠的傳說,永遠難過武夷山。但是物極必反,第一場寒潮,或許會以相當暴力的形勢出現,一下子把夏天拍到南海邊,這一天越來越近。
“海馬”向呂宋島東北部沿海靠近
一、“海馬”位于菲律賓以東洋面上
今年第22號臺風“海馬”(超強臺風級)的中心今天(18日)早晨5點鐘位于菲律賓馬尼拉以東大約1270公里(閩粵交界東南方大約190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緯14.7度、東經132.8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7級(60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20百帕,七級風圈半徑為300~350公里,十級風圈半徑為120~140公里,十二級風圈半徑為80公里。
二、“海馬”未來將向呂宋島東北部沿海靠近
預計,“海馬”將以每小時2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略有加強,最強可達17級以上(62~68米/秒),逐漸向菲律賓呂宋島東北部一帶沿海靠近。今天白天到夜間,“海馬”對我國海域無影響。
三、展望
“海馬”將于19日夜間到20日早晨登陸或擦過呂宋島東北部一帶沿海,20日中午前后移入南海東北部海域,之后逐漸向廣東東部到福建南部一帶沿海靠近,并有可能于21日下午到夜間在上述沿海登陸(臺風級,33~40米/秒,12~13級)。19~23日,“海馬”將給巴士海峽、臺灣海峽、南海北部海域、東海南部海域以及臺灣、廣東、福建、江西、浙江、上海等地帶來較為明顯的風雨影響,請注意防范。
圖1 今年第22號臺風“海馬”未來120小時路徑概率預報圖